第二节实验和观察笔记:1、常用仪器的名称及用途实验科学研究——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态度作出准确判断观察人体感觉局限性工具的使用扩大观...
第五节质量的测量笔记:1、质量(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2)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即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变化而...
第三节太阳和月球笔记:1、太阳概述:(1)太阳是一颗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的气体星球,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2)太...
第四节细胞笔记:一、细胞的发现1、秦汉时期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就记载了590多种动植物。2、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
第三节常见的植物笔记:一、种子植物:能产生种子的植物,一般用种子繁殖。1、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2、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区...
第四章变化的地形【概念与规律】一、火山与地震1、地形及其变化(1)地形:即地球表面的各种形态。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①山...
第二节常见的动物笔记:1、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万种,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需要对它们进行分类。1、在对动物进行分类时,...
走近科学【概念与规律】一、探索奇妙的自然界1、观察(observation)和实验(experiment)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也是学习科学(science)...
第三章地球与宇宙知识要点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即极半径)是6357千米,赤道...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笔记:1.溶解性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物质的溶解性是物质的重要特征。2.课本中的实验表明...
第九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初步形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
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第1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宇宙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基本科学观念。2.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
§4—4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并能用事例说明。2、培养学生观...
海陆变迁一、教学目标1、了解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依据,体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知道科学家对海底地形等方面的研究导致了“...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课题3.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日期2005.10设计者重点难点分析对于地球的形状学生都已经知道,关键是如何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
§1.5寻找金属变化的规律(3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哪些物质是金属。2、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3、了解金属的用途与金属性质的关系。4、了解...
§1.3探索碱的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碱的主要性质,举例说明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对人类的影响2、继续练习试管和滴管进行物质(溶液)性...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4个课题1.2探索酸的性质课型新课课时第3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了解酸的使用注意事项,了...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32个课题3.4动能和势能课型新课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
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3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