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疏1.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讲解题解 ...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1. 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重点...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作者、写作背景 ①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
《谏太宗十思疏》成语探析《谏太宗十思疏》是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该文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一、知识储备这篇奏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 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一、知识储备这篇奏疏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637 年)写给唐太宗的。当时经过战后的休养生息,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第一课时)【使用说明】1.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2.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
《谏太宗十思疏》导学案(第一课时)【使用说明】1.充分预习,读熟文本基础上认真研读学案内容。 2.规范书写,自主完成;小组合作探讨,答...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成语 垂拱而治:垂拱,垂衣拱手,旧时用以谀颂封建帝王的所谓无为而治。 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明镜中学:刘海燕学习目的 一、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二、掌握“安”、“信”、“求...
《谏太宗十思疏》1. 学习作者直言进谏的精神,领会课文“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思想; 2. 学习借鉴本文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写作手法;...
《谏太宗十思疏》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 一.学习要点 1.作者、写作背景 ①作者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巨鹿曲阳(今河北晋县)人...
《谏太宗十思疏》【学前导引】本文是唐代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疏。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一般用于对上。疏,奏疏,是封建时代臣子向国君...
《谏太宗十思疏》译文 原文: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
《谏太宗十思疏》备课指导 ●课文鉴赏说明 一、写作背景 隋朝在农民起义中的覆灭的历史,给唐朝统治者敲响了警钟。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说:...
《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谏太宗十思疏》知识点 通假字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振”同“震”,震慑。 2.简能而任之:“简”同“...
之1、消独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2)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4)源不深而望流之远5)根不固而求木之长6)德不厚...
谏太宗十思疏 征一.课文翻译 臣闻 求 木之长 者, 必 固 其 根本; 欲 流之 远者,必 浚 其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