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素材沪教版

高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素材沪教版_第1页
1/2
高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素材沪教版_第2页
2/2
《谏太宗十思疏》成语探析《谏太宗十思疏》是历史上以直言敢谏著称的魏征给唐太宗的一篇奏疏,该文虽然以进言为务,不事雕琢,但写得声情并茂,文质兼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文运用了大量的成语,使得文章语言精炼,形象生动。在此对该文涉及到的成语作简要介绍。一、直接运用的:居安思危:出自《左传•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指处于安逸的环境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在文中是魏征对唐太宗提出的主要论点。载舟覆舟:出自《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民众犹如水,统治者犹如舟,水可以承载舟,亦可以倾覆舟。也就是说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比喻取得民心的重要。在文中是借鉴古人的论述,从人心向背方面阐述“居安思危”的道理。择善而从:出自《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从,追随,引申为做事或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在课文中指要挑选好的意见采纳(或采用),强调了“纳谏”的重要性。垂拱而治:出自《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毫不费力。治:平安。古时比喻统治者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文中是从正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境界。二、灵活运用的:正本清源:最早出于《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后来明确见于《晋书·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意思是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其实该成语之前还有“拔本塞源”一词,出自《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意思是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丢弃或毁灭根本。这是从反面表述的。在课文中活用了这两个成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伐根以求木茂,塞流而欲流长”,运用形象的比喻,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善始善终:最早出自《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庄子·大宗师》中有“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中也有“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 意思是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在课文中,“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活用...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二语文:5.16《谏太宗十思疏》素材沪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