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研究朱美玲孙志会金洁摘要: 应用型高等院校着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培养能够满足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科技人才,对于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个人面向社会工作岗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存在着不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为此, 要从培养学生兴趣、发挥教师作用,改革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钱学森先生在去世前说过:“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温家宝总理就此问题高度重视,提出: “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竞争,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创新型科技应用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具备实践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有一些弊端,主要是学生处于一种半封闭的学习状态,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缺乏实践教学的良好环境,产学研的结合不够紧密,缺少良好的实践、实习、实训条件。 在这种半封闭的环境中成长成才,除需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 还需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培养,加强科技创新能力训练。许多应用型高校注重研究如何培养动手能力强、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不断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加强实践教学,已经形成了许多好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并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我国众多应用型本科院校中, 近些年每年都有几百万毕业生有着一纸文凭却无法找到工作,而在社会当中, 对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职工仍然十分需求,也就是说, 在几百万毕业生当中,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是极度匮乏的,这与人才培养的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以下从国家建设、教育改革和个人成才三点出发所提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大意义:(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需要从国家近期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可以看到理工类大学生作为国家各类知识领域的未来领军者,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