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装业税务筹划案例案例背景:企业 A,主要进行设备安装业务,一年收入数千万元,实际利润在一千万左右。在日常操作中,企业A 的财务团队,碰到了很多财税难题,主要的难题有:1、大量的安装工作,都外包给了各地规模不等的小服务商。但是这些小服务商为了自身偷漏税目的,不愿意提供任何发票;2、由于上面的供应端发票问题,企业A 同样为了减轻自身税负,而促使业务团队和财务团队尽量不向其终端用户开发票。但是,在营业税转增值税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客户迫使企业不得不开发票,从而导致企业账面收入和利润大幅度上升,甚至接近实际利润水平;3、企业 A 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本身也不具备任何科技属性,没有可以使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一千多万的真实利润,只能依靠买发票的方式进行冲抵;4、部分需要提取出来用于特殊目的的现金,越来越难以通过银行备用金模式实现;在营改增、发票管理趋严的大背景下,企业A 的财务团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故希望在寻求到一个合理解决方案的同时,能实现合法合规。风险和责任1、企业 A,存在隐瞒收入的偷漏税行为,存在罚金,滞纳金等责任;2、企业 A,存在买卖发票等虚开发票相关行为,有罚金,滞纳金,甚至刑事责任;3、企业 A 的财务和管理人员,存在财税管理不善的相关连带责任;解决方案企业 A 选择了“安节税”的服务型个人独资企业+核定征收产品,来解决其一部分问题。具体的操作模式如下:企业 A,安排其业务团队管理者,分别开设了多家个人独资企业。以往,企业A 和服务商直接发生业务往来。现在,企业A 先和管理者的个人独资企业发生业务往来,再通过这些个人独资企业和服务商发生业务往来。这里,可以理解为,企业A 将业务外包给了这些管理者的个人独资企业,然后这些个独企业,再将业务外包给外部的服务商。实施前实施后合同流向企业 A→服务商企业 A→个人独资企业→服务商资金流向企业 A→服务商企业 A→个人独资企业→服务商服务流向服务商→终端客户服务商→终端客户发票流向企业 A→服务商企业 A→个人独资企业→服务商对于企业 A 而言,其实只是简单地改变了交易模式,多了一个服务外包的环节,就能以极低的成本,解决大量的企业税务问题,并且此后不用再担心服务商的规模和是否具备开发票能力等问题。风控重点1、企业 A 和小企业之间,资金流、服务流、合同流、发票流的管理和控制;2、新设个人独资企业以及商业模式变更后,相关交易证据的准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