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下管线工程调研报告VIP免费

地下管线工程调研报告_第1页
1/4
地下管线工程调研报告_第2页
2/4
地下管线工程调研报告为了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有效地运行,进一步规范地下管线工程非开挖施工市场,根据《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的公告精神,结合*市实际情况,市建委科学技术管理处2005年上半年对*市地下管线工程非开发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先后深入到10家施工企业和市政管理部门了解情况,通过召开施工企业负责人座谈会,听取施工企业情况介绍及进一步规范非开挖市场的意见和建议,掌握了*市地下管线建设工程非开挖技术应用过程、对城市贡献和存在问题。经过分析整理,从促进城市发展、强化城市管理、推动社会进步出发,对加强地下管线建设工程非开挖施工管理,提出以下参考意见。一、基本情况*市地下管线工程非开挖技术的应用,始于1993年,重点用于电信网络建设工程,在国内属应用较早的城市。经过十几年时间的发展,由当初的一家施工企业迅速发展到目前的十几家,从业人员约有300人,其中技术人员大约80人,各类专业施工设备100余套。每年施工量约为30公里,从1993年至今累计施工量为300公里,减少柏油路面挖掘20万平方米。非开挖施工主要应用于横过道,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保证道路完好,更重要的是保证车辆和行人通行,对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仅路面复原一项节省投资约50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不可估量,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非常明显的。非开挖施工工艺和设备也由最初的水平挤密型穿孔方式,发展到目前的微控定向钻进方式。对管道前进方向由最初不可控发展到目前的地面监控,可微调前进方向的工艺方法,其科技水平、监控手段、设备技术、施工能力都大幅度提高,对地下其它管线安全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有所降低。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明显地缩短工期,初步测定可提高速度20%左右。可以肯定的是,城市地下管线工程非开挖技术的应用,不仅代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同时对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确保基础设施安全、充分发挥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第1页共4页二、存在问题非开挖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横过道路挖掘,为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贡献很大。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1、非开挖施工企业技术设备装备水平相差悬殊。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的企业目前使用的施工设备是北京和河北廊坊研发生产的,有的企业却仍然沿用比较陈旧落后的施工机具,两者之间差异很大,主要反映在科技含量不同,技术等级悬殊。同时,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管理比较正规,不仅有固定的施工队伍,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技术人员占有一定比例;而那些没有施工资质的企业,人员是流动的,队伍是不稳定的,施工方式采取突击性。总之,种种差异决定着企业发展和施工质量。2、无施工资质违法经营的问题突出。*市非开挖施工企业有十几家,在这些企业中,有*市本地的,也有来自XX县区、XX省的。其中具有施工资质的企业不过5家,其余的企业都不具备办理资质的条件。这些企业在施工前,既不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应手续,也不到地下管线管理部门办理会签,有活就干,干完就走,突击作业、夜间施工。这样不仅严重地扰乱非开挖施工市场秩序,而且对城市基础设施安全构成潜在威胁。3、非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预算定额不完善,目前非开挖施工中的微控钻进施工方法没有统一技术操作规范、工程验收规范和预算定额,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工程施工质量好坏。定价存在着随意性,管线部门往往是只追求价格低、投资少,至于存在的隐患或造成的危害从不考虑;正是在这种经营思想指导下,施工管理放任自流,有的工程顶不过去就掏洞,顶管作业自行决定取消喷砂回填工序,形成路下空洞,每年出现的路面下陷,有些与非开挖施工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按照管线安全规范要求,目前非开挖施工难以保证管线安全间距,对于易燃易爆、保密安全和信号干扰等涉及城市安全事故的发生难以做到有效预防。4、非开挖施工市场混乱。非开挖工程的发包、承包,没有按基本建设程序公开招标、报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对其实施有效监督。管线单位不太重视施工企业资质审核,因此出第2页共4页现了无资质也施工的局面;施工单位相互压价,恶性竞争,正规有资质的企业受到很大冲击,非开挖施工市场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下管线工程调研报告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