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基本精神比较文化精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和价值取向,犹如一种文化的基因,渗透到这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各个方面。中西文化精神比较中的三种倾向1.扬西而抑中,揭示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消极因素。2.文化本位主义,肯定中国文化精神中的积极因素。3.执两用中,概括中西文化精神的诸多范畴。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和合通过“至中和”的中庸之道达到消除片面性而保持整体和谐的一种文化倾向。中国文化基本精神——和合通过“至中和”的中庸之道达到消除片面性而保持整体和谐的一种文化倾向。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竞争注重对事物的精确分析,由整体的分化、裂变导致竞争和冲突的文化倾向。六尺巷清•宰相张英:“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西方文化基本精神——竞争注重对事物的精确分析,由整体的分化、裂变导致竞争和冲突的文化倾向。奥林匹克运动会(Olympics)TheGirlsofSpartaEmmanuelCriose(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使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和谐统一,将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作为文化的追求。西方文化强调对自然的认识和利用,崇尚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使人与自然处于一种紧张、冲突的关系之中。(二)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国文化:重视处理人际关系,虽然承认等级秩序,但分出等级差异并且用礼仪加以规范后,不是进一步让文化整体走向分化,而是以“致中和”来消除这种差异,使整个文明进入一种水乳交融、和乐融融的文化状态,在礼乐当中使天下一切达到和谐。西方文化:西方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纽带切断得比较早,个体觉醒的独立意识也比较早。商品经济社会使得每个人都有争取自己利益的权利,强调每个人独特的存在价值,这种个人本位主义成就了西方崇尚竞争的文化精神。(三)人与自身的关系在中国文化中,没有脱离肉体的灵魂,灵与肉是合二为一的,灵魂与精神仅仅是肉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的真正旨趣并不在于彼岸世界中的鬼神,而在于此岸世界中现实人生的幸福。西方文化中,精神可以游离于物质之外,灵魂可以与肉体对立。从柏拉图开始以“纯洁”、“永恒”、“不朽”的理念世界来蔑视感性世界,到基督教认为肉体是灵魂障碍,这种以灵魂厌恶肉体的倾向正是西方文化的传统。在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上,中国人一般不会走火入魔,进入宗教迷狂的状态,中国人的理性紧紧与感性结合在一起,中国的理性既不是世界的本体,也不是科学分析的工具,而是与感性的人情水乳交融。西方文化无论是希腊还是中世纪,理性与情感的巨大分裂是一致的。酒神代表的是感性的沉醉与情欲的放纵,日神代表的是理性审慎的节制。感性和理性向着相反的两个方向分化、裂变,使得西方文化充满了冲突和斗争。ApolloAndDionysus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思考题:1.如何理解“和合”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2.如何理解“竞争”是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