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 金 森 病 例 七则 帕金森病例一:小写症 年龄:50 性别:男 症状:一年前出现右手静止性震颤,小写症,轻度右肩疼痛和步态缓慢。查体显示典型的静止性震颤和右侧半身运动迟缓,诊断为帕金森病,H-Y 分期为1期。 策略:考虑是否药物治疗,这样的患者通常在早期就需要药物控制,而年龄较小的患者尽量避免应用左旋多巴制剂,首选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帕金森病例二:抑郁 年龄:30 性别:女 策略:6个月的帕金森病表现同时伴有抑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夜间双足痉挛导致无法入睡,右侧半身的震颤和运动迟缓,睡眠四十五分钟后上述症状消失。 策略:许多帕金森病患者有足部肌张力障碍,睡眠后帕金森病症状能显著改善。有些患者容易发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因此这些患者应尽可能推迟服用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才是合理的药物,普拉克索对于伴有抑郁症的帕金森病患者效果较好。 帕金森病例三:缺乏平衡 年龄:75 性别:男 症状:病史3年,步态缓慢伴不稳感。查体牵拉试验后缺乏恢复平衡的能力,H-Y分期为3期。 策略:防止帕金森病患者跌倒十分必要,因为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的病死率和障碍功能都很严重。对于70岁以上患者应选择左旋多巴制剂而不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量。左旋多巴类药物比受体激动剂对姿势不稳的疗效更好。老年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比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出现幻觉、困倦和体位性低血压的几率要低。70岁以上患者比年轻患者发生运动波动和异动症的可能性小。对于本例患者可以服用复方多巴,常用剂量为左旋多巴达到600-700毫克/天。对于有姿势不稳容易跌倒的患者可增加左旋多巴剂量直到姿势不稳得到改善或者出现不良反应。 帕金森病例四:剂末效应 年龄:50 性别:女 症状:病史8年,服用信尼麦(25/100,每天四次)和普拉克索(1毫克,每天3次)。该患者出现运动症状波动(服药3小时后出现剂末效应),无异动症。 策略:运动症状波动是帕金森病的常见并发症,特别是在服用左旋多巴5-7年后的患者容易发生。一种方法是将复方多巴从标准片转换为控释片或者合用标准片和控释片。由于控释片的吸收没有标准片稳定,可能导致开期延迟。年轻帕金森病患者容易发生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特别是已经发生运动症状波动的患者。更好的方法是在一个或者多个复方多巴剂量时同时服用恩他卡朋以延长左旋多巴的半衰期。这样做避免缩短复方多巴的服药间隔,减少每日左旋多巴剂量。 帕金森病例五:老年痴呆 年龄: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