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册第 1 单元种族界限标识 1 每个种族都有确定或表达其成员身份的方法。所谓的种族界限标识就是用来展示或表明某一特定种族的外在因素。种族界限标识不但对确认种族内部的成员身份很重要,而且对于向非本族成员表明身份和区分非本族成员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由于这些标识是用来区分本族成员与所有其他种族的,所以仅仅靠一种标识往往是不够的。某一种标识或许可以将某个种族与另一个种族区分开,但它不一定能将前者与其他种族区分开。因此,通常需要将各种标识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宗教、体貌以及文化特征都可作为种族区分标识。 2 语言经常充当种族区分标识。在世界许多地区,一个人的母语是其种族身份的主要标识。在美国西南部,霍皮族和纳瓦霍族的成员仅仅通过语言就很容易区别开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相同那么种族身份就是相同的,同时也不意味着语言不同的人种族身份就不同。例如,南斯拉夫塞族人和克族人都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然而他们却是两个不同的种族,而且自古以来两个种族就相互敌对。相反,爱尔兰人的母语既可能是盖尔语也可能是英语。德国政府许可来自东欧所有种族的德国难民随时申请德国国籍。而同化这些难民的一个难处就在于,很多难民只讲波兰语或俄语。因此,德国人并不是必须讲德语。 3 跟语言一样,宗教信仰也可以充当种族区分标识。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等世界几大主要宗教的信徒就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种族,因此,宗教从属关系并不总代表种族从属关系。但在很多情况下,宗教信仰与种族或多或少有一些关联。既有犹太教,同时也有犹太族。同样,在印度既有锡克教,也有锡克族。除了上述情况之外的其他情况下,不同的宗教信仰或许是最重要的种族身份标识。像前面所提到的,塞族和克族讲同样的语言,而两个种族之间最重要的区分标识就是:塞族人信仰东正教,而克族人则信仰天主教。与此相反的是,中国人的种族标识超越了宗教信仰的界线,不论是伊斯兰教徒、基督教教徒、道教教徒、佛教教徒还是马克思无神论者,都可以是中国人。 4 体貌特征或显著特征(有时)也可以表明种族身份。通过体貌特征来分辨德国人、荷兰人、丹麦人或其他北欧人是不可能的,这在世界其他人口长期交互交往的地区情况也一样。因此,通过体貌特征,并不能把祖鲁族人和斯威士族人、中国人和韩国人,或者是乔克托族人和印第安奇克索族人区分开来。然而,随着大规模人口流动,尤其是近几百年来,体貌特征越来越成为一个种族的确认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