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计算题: 1、 一测回角度测量,得上半测回A 左=63°34′43″,下半测回A 右=63°34′48″。 求一测回角度测量结果,结果取值到秒。 2、 表中各直线的已知方向值换算出它们的正、反方位角或象限角,并填在表中。 直线名称 正方位角(0 /) 反方位角(0 /) 象限角(0 /) AB 315 30 AC 60 20 CD 127 24 52 36 3、计算下表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见表。 测站 点号 方向 高差观测值h'i(m) 测段长Di(km) 测站数nI 高差改正数vi=-Wni/N(mm) 改正后高 差值(m) 高 程(m) BM 67.648 1 1.224 0.535 10 A 2 -2.424 0.980 15 B 3 -1.781 0.551 8 C 4 1.714 0.842 11 D 5 1.108 0.833 12 BM 67.648 (2)W=∑h'i= mmW 容 =±58mm (5)[D]= km (6)N= (10)∑v= mm ∑h= 4、下图中,A 点坐标 xA=600.25m,yA=1300.78m;B 点坐标 xB=300.25m, yB=1000.78m。水平角 =15°36′27″, =84°25′45″, =96°47′14″。 求方位角 , , , 。 5、计算下图闭合水准路线各水准点的高程。 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 测站 点号 方向 高差观测值 h'i(m) 测段长 Di(km) 测站数 nI 高差改正数 vi=-Wni/N(mm) 高 差(m) 高 程(m) BM 67.648 1 1.224 0.535 10 A 2 -2.424 0.980 15 B 3 -1.781 0.551 8 C 4 1.714 0.842 11 D 5 1.108 0.833 12 BM 67.648 Wni=∑h’i= mmW 容 =±58mm [D]= km N= ∑v= mm ∑h= 6、已知 A 点坐标 XA=140m,YA=70m;B 点坐标 XB=90m,YB=120m。试计算 A、B 两点 之间的水平距离 DAB 及其坐标方位角 αAB。 7、下图中,B 点的设计高差 =13.6m(相对于 A 点),按图所示,按二个测站大高差放样,中间悬挂一把钢尺, =1.530m, =0.380m, =13.480m。计算 =? 8、在盘左位置当经纬仪视线大致水平时,其竖盘读数在 900 附近,当视线向上倾时读数减少。在测站0分别观测两个目标M、N的坚直角读数据如下表:(1)在备注中注明竖直度盘刻画注记形式;(2)求竖直角 α;(3)求竖盘指标差 X。 测站 目标 盘位 竖盘读数(0 / //) 竖直角(0 / //) 平均角值(0 / //) 指标差(//) 备 注 O M 左 98 41 24 右 261 18 48 O N 左 86 16 18 右 273 44 00 9、计算下图附合高程导线各高程点的高程。 附合高程导线的计算表 测段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