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掌握具有代表性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求理论发展脉络所揭示的经济与金融发展动态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货币理论的发展第二部分要点提示1.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经历了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流动性偏好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鲍莫尔、惠伦和托宾发展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2.货币层次的划分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判断标准。金融创新影响到货币层次的内容与层次之间的界限,也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3.乔顿模型揭示了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货币供应新论强调非银行金融机构在货币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中央银行应调整货币控制的方式。4.货币定义的标准经历了净财富、交换媒介、价值储藏以及流动性的演变。对于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讨论揭示了货币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5.货币供应的外生性与内生性的争论,一方面反映出货币发行的主体与货币创造的方式在不断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央银行调控货币的方式应有所改变。第十章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2第三部分练习题一、概念解释题1、货币需求 2、现金交易说 3、剑桥方程式 4、流动性偏好理论5、鲍莫尔模型6、惠伦模型7、资产选择理论8、恒久收入 9、人力财富10、非人力财富11、基础货币 12、 货币乘数13、货币层次14、流动性陷阱15、信用创造说 16、通货比率17、乔顿模型 18、货币供应新论二、填空题1、基础货币又称(),它包括()和()两部分2、基础货币变化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的()、()、()和其他项目净值四个因素。3、一般而言,货币乘数随着()、通货比率和()的变动而变动。4、弗里德曼和施瓦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从长期看,()是货币存量变动的主要因素。5、卡甘在研究了美国 18751960 年的货币存量后,认为货币存量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的变动。6、3)、)、和政府存款比率四个因素。7、剑桥学派同意货币具有两种职能,即()和()。8、单位货币在一年中被用来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平均次数,即为()。9、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函数认为对,实际货币金额的需求是(由)和()两因素共同决定的。10、货币供给新论认为,()也具有创造信用和存款货币的功能。三、判断题1 鲍莫尔认为国际储备应与国际贸易量成同一比例增减。2、鲍莫尔认为在企业最适度现金金额的决定中,有着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