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0 7 年4 月自学考试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 2.A 3.C 4.D 5.D 6.C 7.B 8.D 9.D 10.A 11.B 12.C 13.D 14.C 15.A 16.A 17.C 18.B 19.C 20.A 21.C 22.D 23.A 24.C 25.A 26.A 27.A 28.D 29.B 30.A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1.(1)为达到既定教育目标,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产生几种结果。 32.涵义: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创造性表现。是由美国课程论学者艾斯纳提出的。 价值取向:表现性目标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主体性,指导向于人的自由与解放。 33.教学对话是以教师指导为特征的。教学对话旨在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对话以学生的自由思考、自由表达为特征。 34.(1)以学习者当下的活生生的直接经验为课程开发的核心;(2)学习者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存在;(3)学习者是整体的存在;(4)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35.内涵: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基于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次加以呈现,以使学习者对同一内容或问题进行多方面理解、获得多种意义的建构。 特征:在不同情境、从不同角度建构知识的意义和理解,由此获得可广泛而灵活迁移的、高级的、非结构性的知识。 三、论述题(每小题 12分,共 24分) 36.基本特征:(1)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2)强调情感因素,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 3)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4)强调本身就能促进学生经验成长的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 对我国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1)他的教学理论一反传统教学的基本思路,把教学的目标看作是学生人格、自我的健全发展。(2)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上。(3)把教学过程的本质规定为学生内在经验的形成及生长。(4)突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