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VIP免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_第1页
1/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_第2页
2/7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_第3页
3/7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体积法(又称绝对体积法);二是重量法(又称假定表观密度法),基本原理如下: 1. 体积法基本原理。体积法的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体积等于砂子、石子、水、水泥体积及混凝土中所含的少量空气体积之总和。若以 Vh、Vc、Vw 、Vs、Vg、Vk 分别表示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子、空气的体积,则有: (4-32) 若以 C0、W0、S0、G0 分别表示 1m3 混凝土中水泥、水、砂、石子的用量(kg),以、、、分别表示水、水泥的密度和砂、石子的表观密度(g/cm3),10 表示混凝土中空气体积,则上式可改为: (4-33) 式中,为混凝土含气量百分率(%),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可取=1。 2. 重量法基本原理。重量法基本原理为混凝土的总重量等于各组成材料重量之和。当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和三项基本参数确定后,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即1m3 混凝土的重量)接近某一定值。若预先能假定出混凝土表观密度,则有: (4-34) 式中为1m3 为混凝土的重量(kg),即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可根据原材料、和易性、强度等级等信息在 2350~2450kg/m3 之间选用。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石料用量指的是干燥状态下的重量。水工、港工、交通系统常采用饱和面干状态下的重量。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为:首先根据原始技术资料计算“初步计算配合比”;然后经试配调整获得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再经强度和耐久性检验定出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要求和经济合理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施工现场砂、石料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一)初步计算配合比计算步骤 1.计算混凝土配制强度()。 (4-35) 2.根据配制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计算水灰比(W/C)。 (1)根据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由式:,则有: (2)根据耐久性要求查表4-18,得最大水灰比限值。 (3)比较强度要求水灰比和耐久性要求水灰比,取两者中的最小值。 3.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和骨料品种、粒径、由表4-12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 4.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0)。 (1)计算水泥用量: (2)查表4-18,复核是否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水泥用量,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5.确定合理砂率(Sp)。 (1)可根据骨料品种、粒径及W/C 查表4-13 选取。实际选用时可采用内插法,并根据附加说明进行修正。 (2)在有条件时,可通过试验确定最优砂率。 6.计算砂、石用量(S0、G0)...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