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实施方案随时会的发展, 农村大量大量劳动者涌入城市,从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受教育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既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 也是学校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人们的心理却随着这社会的发展承受着更多的压力,产生着更多的心理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更不例外。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要比城里的儿童严重得多,有 55.5%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任性 ,冷漠,内向,孤独等性格。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为此,我校组织开展了“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为深入、持续地开展“心理疏导”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建设的意见为主线,以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教师的心理疏导的主导作用,切实为留守儿童解决成长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二、主要目标1、“心理疏导”主要肩负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解决这一特殊少年儿童群体心理缺乏关爱,感情缺乏寄托, 学习缺乏帮助,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现实问题,使他们像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 学习进步,生活幸福,思想道德健康,各方面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管理,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2、扩大“心理疏导” 结对活动成果, 建立一支稳定、 高效的“心理疏导教师”队伍,努力使“心理疏导教书”和留守儿童结对面达80%以上,着力推动“心理疏导” 结对帮扶活动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并形成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活动形式“心理疏导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可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进行。其他活动方式可结合实际自行选择。四、活动内容(一)“心理疏导教师”的条件1、“心理疏导教师”一般指在本县具有爱心、愿意帮扶留守儿童的教师或其他社会爱心人士。 “心理疏导”帮扶活动的开展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没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2、“心理疏导教师”的条件及要求: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充满爱心,具备一定的家庭教育经验和儿童成长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二)“心理疏导”的主要任务及帮扶内容1、“心理疏导”的主要任务:关注留守孩子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帮助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