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祥解VIP免费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祥解_第1页
1/9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祥解_第2页
2/9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祥解_第3页
3/9
- 1 -弘扬“赶考”精神 走好新时期“赶考路”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 的日子。 为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从中汲取力量和动力,主题就是深入学习 “赶考精神”,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强调的“赶考远未结束”重要论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继往开来,砥砺奋进,走好新时期的“赶考路” 。下面我结合实际,重点讲三个问题。一、 深刻理解“赶考精神”的丰富内涵我们首先重温一下“赶考精神”的来历:1948年三大战役结束后,党面临着从农村到城市、从革命战争到和平建设、从夺取政权到掌握政权的历史性转折。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告诫全党, “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乘车从西柏坡前往北平。在路上,他兴奋地对周恩来同志说: “今天是进京 ‘赶考’ 的日子,进京‘赶考’去。 ”周恩来同志笑着回答: “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 。毛主席说: “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紧密相连,对我们党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集中回答了共- 2 -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的考验。对河北的党员干部来说尤为珍贵,因为“赶考”精神的发源地就在河北。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赶考”精神内涵,时刻居安思危、不骄不躁,不断加压奋进、砥砺前行。(一) “赶考”精神体现了党强烈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安而不忘危”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如履薄冰” 等警句都饱含强烈的忧患意识。 《孟子 ·告子下》有句名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意思是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欧阳修总结唐庄宗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都是对忧患意识的郑重提醒。李自成的农民军进北京后,因胜而骄、因骄而奢、因奢而腐,为最终灭亡埋下了伏笔。毛主席向全党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警示了几代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同样面临着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与考验。我们要把“赶考”作为永远的警醒,牢记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的古训,吸取骄必怠、奢必贪、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教训,时刻践行“两个务必” ,切实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弘扬赶考精神走好新时期赶考路祥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