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传染与免疫VIP免费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传染与免疫_第1页
1/8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传染与免疫_第2页
2/8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传染与免疫_第3页
3/8
第十章传染与免疫概论:病原微生物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或 病原体 (pathogen)—— 寄生于生物机体并引起疾病的微生物。 传染—— 机体与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病理过程 。病原体 、宿主 和环境 是决定传染结局的三个因素。 免疫——生物体能够辨认自我与非自我, 对非我做出反应以保持自身稳定的动能。是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防御感染和维护机体完整性的重要手段。免疫功能: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免 疫 监 视 ( immunologic serveillance) 。 免 疫 : 非 特 异 性 免 疫 (non-specific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 (specific immunity ) 。10.1 传染10.1.1 微生物的致病性1、细菌的致病性:致病菌——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致病菌——不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条件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有些细菌在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亦可致病。毒力(virulence)——病原菌致病力的强弱。 毒力的基础: 侵袭力( invasiveness):病原菌突破宿主防线,并能于宿主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包括:吸附和侵入能力、繁殖与扩散能力、对宿主防御机能的抵抗力。毒素(toxin):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两大类。外毒素与内毒素的比较项目外毒素内毒素产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主革兰氏阴性细菌化学成分蛋白质脂多糖( LPS)释放时间活菌随时分泌死菌溶解后释放致病类型不同外毒素不同不同病原菌的内毒素作用基本相同抗原性完全抗原,抗原性强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或无毒性强弱制成类毒素能不能热稳定性60~100℃半小时即破坏耐热性强存在状态细胞外,游离态结合在细胞壁上举例白喉毒素、 破伤风毒素、肉毒毒素、霍乱弧菌肠毒素、大肠杆菌肠毒素、志贺氏痢疾杆菌肠毒素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奈瑟氏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细菌所产生的内毒素类毒素 (toxoid) :细菌的外毒素用0.3%~0.4%甲醛进行化学脱毒后仍保留着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将其注射机体后,具有免疫功能。常用的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和肉毒类毒素等。内毒素的测定方法:鲎试剂法或鲎变形细胞溶解物试验(Limulus amoebocyte lysate test) 2、病毒的致病性: 杀细胞感染( cytocidal infection)——组织损伤,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稳定状态感染(steady state infection)——诱发自身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微生物学主要知识点-10传染与免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