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一、选择题1.真菌的分类单元 - 门的词尾为( A )2.A、– mycota B 、– mycetes C 、– mycotina D 、-mycetidae3.下列传统分类指标中始终被用作微生物分类和鉴定的重要依据的是(A )4.A、形态学特征 B 、生理特征 C 、生态学特征 D 、分子生物学特征5.下列拉丁文哪个书写格式正确( C )6.A、Fusarium oxysporium B、Aspergillus japonicus Saito7. C、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D、Clostridium Kluyveri8.1978 年,根据 16S rRNA和 18S rRNA的碱基序列将生物分为“三域”的科学家是( D )9.A、Ainsworth B、Bergey C、Leedale D 、Woese10.1995 年,Ainsworth 分类系统把菌物列入真核生物域,将其分为3 个界,下面哪项不属于其中( D )11.A、原生动物界 B 、假菌界 C、真菌界 D 、菌物界12.有关菌株的说法,下列哪项说法不对( B )13.A、菌株强调的是遗传型纯的谱系 B 、菌株的名称不可随意确定14.C、菌株与克隆相同,为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映15.D、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型纯的标志,二、是非题1.微生物的种是微生物分类的基本单元,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明确的定义。(√)2.两个微生物菌株具有相同G+C含量表明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一定很相近。(×)3.亚种是进一步细分种时所用的单元,一般指除某一明显而稳定的特征外,其余鉴定特征都与模式种相同的种,其命名方法按“三名法”处理。(√)4.变种是亚种的同义词,在《国际细菌命名法规》中不主张使用。(√)5.在微生物分类中, DNA(G+C)mol%的比较只能做否定判断。(√)6.微生物 DNA之间的同源性越高,说明它们之间亲缘关系就越近,反之亦然。(×)7.菌株是一个物种内遗传多态性的客观反应,是遗传型纯的谱系,其名称可以随意确定。(√)8.模式菌株是一个种的具体活标本。(√)9.据科学家 1992 年估计,地球上生存的菌物约有150 万种。(√)10.微生物自动化鉴定技术一般都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理生化反应特性而设计的。(√)11.细菌分子鉴定常用16S rRNA序列分析,而真菌分子鉴定常用ITS 序列分析。(√)12.所谓“模式菌株”通常是指一个细菌的种内最具代表性的菌株。(×)13.对微生物生理生化特征的比较也是对微生物基因组的间接比较,加上测定生理生化特征比直接分析基因组要容易得多,因此生理生化特征对于微生物的系统分类仍然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