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1.大肠杆菌长为 2.0 μ m,宽为 0.5 μ m,其大小表示为0.5μ m×2.0μ m。2.放线菌的菌丝体分为基内菌丝体、气生菌丝体、 孢子丝 。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3.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4.无分枝单细胞的群体典型生长曲线,根据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可将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 稳定期、衰亡期四个时期。5.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巴斯德。6.革兰氏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染色的要点如下:先用草酸铵结晶紫初染,加碘液媒染,使菌体着色,然后用95%乙醇脱色,最后用番红复染,呈紫色为革兰氏阳性反应,呈红色为革兰氏阴性反应。7.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细胞内寄生的亚病毒因子叫做类病毒。8.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送、基团移位四种类型。二、名词解释菌落、菌苔、荚膜、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L 型细菌、鉴别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同步生长、生长限制因子、cfu、灭菌、消毒、防腐、化疗、巴氏消毒法、营养缺陷型、转化、转导、结合、感受态、菌根、互生、共生、寄生、拮抗1.菌落: 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培养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集团称为菌落。2.菌苔: 大量菌落相互连成一片就是菌苔。3.荚膜: 包裹在单个细胞上,在壁上有>0.2μm 的较厚固定层次的的糖被。4.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等5 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5.温和噬菌体:某些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并不使宿主细胞马上裂解而是噬菌体的核酸整合到宿主细胞染色体上并随宿主细胞的分裂把噬菌体的核酸传给子细胞。这种感染宿主细胞后不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6.L 型细菌: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7.鉴别性培养基:一类在成分中加有能与目的菌的无色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从而达到只需用肉眼辨别颜色就能方便地从近似菌落中找出目的菌菌落的培养基,称为鉴别性培养基。8.选择性培养基: 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抗性的原理而设计的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功能的培养基。9.同步生长:设法使某一群体中的所有个体细胞尽可能都处于同样的细胞生长和分裂周期中,通过分析此群体在各阶段的生物化学特性变化,来间接了解单个细胞的相应变化规律。这种通过同步培养使细胞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