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VIP免费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_第1页
1/6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_第2页
2/6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 90 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中国 90 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中国 90 年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文化分析,认为:中国现代激进主义、保守主义以及自由主义,伴随着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进程而不断进展转型,并呈现为互相对峙甚至互相循环的尖锐形态。到了本世纪末,这一问题不仅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话语权力密切相关,而且与启蒙理想、新儒学、现代性、后现代性,以及文化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走出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误区,防止思想导向和价值推断的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创建真实有效的社会公共空间,成为本文对 90 年代中国思想文化审理的基本向度。 在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之间,并非是完全对立而难以沟通,相反,三者之间往往出现一种互相补充、互相依存的关系。那种以“冷战思维”来张扬激进主义或新激进主义(如新左派),抑制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做法早已过时。在世纪之交,我们有可能从更宽阔的跨文化跨学科角度,来看文化的双向选择和文化的误读与重释,进而审理激进主义、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文化价值差异与思想互补问题。 要弄清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是怎样交织缠绕,它们同自由主义的复杂关系 ,[①]并怎样此起彼伏进行着权力较量的,需要我们走向历史语境之中,对其权力关系、历史进展和价值趋向加以多角度考察。 一中国现代化语境中的知识启蒙 近现代中国,西学东渐,中西会通逐渐成为近百年中国学术文化的基本特性。现代中国学术与现代中国的文化政治变革,与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运动密不可分。[②]无论是世纪初还是世纪末,中国现代化与现代学术命运都休戚相关。可以说,现代化历程就是知识启蒙的艰难历程和学术思想变革的痛苦历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启蒙知识分子逐渐成熟并具备全球眼光的过程。 回首世纪风云,可以看到,中国在百年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是以“现代化”为目标的,这一现象集中体现在几乎每十年就出现一大变上。这与三千年文化的所谓“超稳定结构”形成鲜亮对比。在这种频繁的社会政治形态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巨变中,“本土化”与“全球化”形成强大的话语张力,知识启蒙者的命运成为现代中国社会进展的标志: 1840 年的鸦片战争,成为中国从传统到现代化的开端,知识与权力开始分化,启蒙意识抬头。1898 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90年代的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