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电力工业供需特征与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新能源发电进展问题概述 电力是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产业,电力工业的快速进展促进了经济进展和社会进步。电力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能源结构调整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大电力消费在终端能源的应用比例,转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发电占比是是降低碳排放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但目前我国面临电力消费持续增长,随着第三产业与居民用电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而的刚性持续增加。同时随着新能源装机的持续增长,电力供需结构的季节性、地域性矛盾凸显,新能源消纳能力不足的等问题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当光伏与风电已经接近平价上网时,这些问题越发突出,已经成为制约了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在“十四五”持续增长的重要问题。 电网将成为新能源进展的最重要约束条件,电力市场化改革与发电侧的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将成为重要的解决方法。尤其是火电行业在“上大压小”政策执行多年后,火电机组供应能力的灵活性显著降低,现有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二、中国电力市场需求的特征 1、周期性特征 全社会用电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具有长期均衡的正相关关系,2024-2024 年两者相关性系数约为 0.84。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也持续稳定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7225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全国人均用电量达到 5161 千瓦时,人均生活用电为 732 千瓦时。初步统计,2024年 1-11 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66772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5%。 2、季节性特征 总的看,由于明显季风性气候以及传统节假日的影响,我国用电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与之相适应的发电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而言,每年 3 月是春节后复产时间,用电量迅速上升,5、6、7 月夏季,制冷需求高速增长,11 月采暖季,用电量上升。虽然部分年份受异常气候影响,与突发事件影响(如 2024 年新冠疫情)略有差异,但总体季节性体现的非常良好。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注:1-2 月环比数据计算方法为,取 1-2 月的发电总量平均值,环比上一年 11 月的发电量数值(由于 12 月的电量数据涉及到全年电量调整,故取 11 月数据)。 3、需求结构特征 2024 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 72255 亿千瓦时,其中一二三产业全行业用电合计 62024 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合计达到 10250 亿千瓦时。2024 年 1-11月,第一产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