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的休息休假制度 我国《劳动法》第四章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对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制度作了原则规定,劳动者的休息、休假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工作间隙休息。是指劳动者在工作日的工作时间内享有的休息时间和用膳时间。例如在工作期间允许老师在规定的时间休息10 至 15 分钟。 二、日休息。是指劳动者在每昼夜(24 小时)内,除工作时间外,由自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说,除了最多 8 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其余时间均为劳动者休息时间,包括上午上班前、下午下班后、中午用餐等所有的时间。 三、周休息。又称公休日,是指劳动者在一周内,享有连续休息在一天(24 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按现行规定,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每周应休息两天,即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的休息时间。 四、法定节日休假。元旦、春节、劳动节和国庆节,法定节假日属于带薪假日。 五、探亲休假。是指学校工作与配偶、父母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劳动者探望配偶和父母而享受的休假时间。劳动者探望配偶的,给予探亲假。 七、其他休假。职工本人结婚或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时由本单位领导批准,可享受一至三天的婚、丧假。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前去料理丧事的,可以根据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工资照发。女职工产假为 90 天,其中产前假 15 天,产后假 75 天,难产的增加 15 天;女职工生育后哺乳期为一年,单位应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的时间,每次 30 分钟;女职工在“三期”内,单位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资。女职工怀孕不满 4 个月流产时,应当根据医务部门的意见,给予 15 天到 30 天的产假,怀孕满 4 个月以上流产时,给予 42 天产假。 国家法定节日、有薪假期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新年,放假 1 天(1 月 1 日); 春节,放假 3 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劳动节,放假 3 天(5 月 1 日、2 日、3 日); 国庆节,放假 3 天(10 月 1 日、2 日、3 日)。 部分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妇女节(3 月 8 日),妇女放假半天; 婚 假 职工本人结婚,可享受婚假 15 天。晚婚者(男年满 25 周岁、女年满 23 周岁)另增加十天。 丧 假 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子女)死亡,可给予 3 天以内丧假。职工配偶的父母死亡,经单位领导批准,可给予 3 天以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内丧假。 生 育 假 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