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化发展心理学解析》读后感 《国王的演讲》解析 今天我们欣赏了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大家是不是觉得跟自己原想的想法有点出入,很多人觉得电影的结局应该是罗格治好了国王的演讲,然后国王依靠出色的演说,最终成就一代伟业。但,那是中国式电影。而本部电影的结尾是国王的口吃并没有被治好,但是却诞生了真正的国王。什么叫诞生了真正的国王。就是他自己认可自己是国王了,他找到了国王的自信和范儿。故事有两条线:明线是国王如何和罗格建立信任并成长为真的的国王;暗线是国王为什么会这样。 先思考一个问题:他的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大家都知道他的障碍就是口吃。影片开始就直接切入主题,来了一场失败的演讲让观众知道这个公爵(当国王之前)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这里有个细节需要注意:当马上就要在闭幕式上演讲的时候,大臣们说了什么。我们看到伍德先生说:麦克风会引导你的。大主教说:您肯定会有出色的表现。大家想一想,这么说对约克公爵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压力。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朋友要去参加面试,但是自己觉得自己并不行,然后你给他打气说:你一定会被录取的。那么结果他一定不会被录取,为什么。因为对于一个对自己丧失信心的人来说,他会通过自己的失败来证明你的鼓励是错的。这样,在他失败的时候就可以说:你看,我就说不行吧。你还偏要说行。而且,这样的失败对他来说是二次伤害,明明知道结果会失败,但又不得不再次去体验这种失败,这样只会加剧他对失败场景的逃避,比如,放弃演讲。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习得性无助”,意思就是自己学会了对自己说不行。一个例子就是马戏团在训练小象的时候会用很粗的绳子将小象拴起来,每当小象想逃走挣扎的时候都会发现自己挣脱不了,于是渐渐地小象就妥协了,开始乖乖听话不再挣扎,等到小象长成了大象有力气去挣断绳索的时候它也不会去挣扎了,因为在小时候,它学到了一种观念:我是挣不开的,努力也白费。是不是有种烂泥扶不上墙的感觉。没错,约克公爵也是如此,在他的观念里就是:我是无法克服口吃做好演讲的。我对自己已经失去了信心。所以大家看到闭幕式演讲之后国王去做治疗刚开始没多久就愤怒离去。当然,这里有一个治疗方法的问题,我们等下再说。当请了很多御医都无法治疗国王的口吃之后,公爵夫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拜访了这位没有助手、拥挤电梯、破旧房子里的江湖术士:罗格先生。为什么罗格先生坚持要求病人来自己家里做治疗。这牵扯到的是一个咨询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