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VIP免费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_第1页
1/6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_第2页
2/6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_第3页
3/6
2010 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初中阅读 70 篇翻译及答案【二】(11-20) 1 1 .★稼穑艰难 【原文】 古人欲知稼穑①之艰难,斯②盖③贵④谷务本⑤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茠锄⑥之,刈⑦获之,载积之,打拂⑧之,簸扬之,凡几涉⑨手而入仓禀,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稼穑:播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②斯:指示代词,这。③盖:表示推测,大概。④贵:以.....为贵。⑤本:根本,这里指生产。⑥茠(h āo )锄:茠,通“薅”。薅锄:锄草用的短把儿小锄。这里用作动词,指锄草。⑦刈:割。多用于草类或谷类。⑧拂:古人用连枷击打谷子以脱粒。⑨涉:经历。 【参考译文】 古人之所以教育人懂得务农艰辛的道理,是为了让人珍惜粮食,重视农业劳动。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粮食要经过耕种、锄草、收割、储存、春打、扬场等好几道工序,才能放进粮仓,怎么可以轻视农业而重视商业呢? 【阅读训练】 1 .解释: ①盖:表推测语气,大概; ②贵:以.....为贵,看重; ③本:根本,这里指生产。 ④安:怎么。 2 .翻译: 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译文: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三天不吃粮食,父子之间就没有力气互相问候。 3 .上文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重视农业是立国的根本;只有了解农民的辛苦,才能重视农业,做好其他事务。 1 2 .★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 【原文】 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①伎②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③犹④求饱而懒营⑤馔⑥,欲暧而惰裁衣也。 (选自 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注释】①薄:这里指小。②伎:同“技”,指技能。③是:这。④犹:如同,好像。⑤营:谋求,谋取。⑥馔:食物。 【参考译文】 谚语曾说:“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能学起来简单就贵在是否去学,这就如同学习读书一般。世上的人不论是聪明还是愚蠢,都希望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多事,却不肯用功读书,这就好像想吃得饱又懒得做饭,想穿得暖和又懒得做衣服。 【文言知识】 释“是” “是”在现代汉语中多作判断词用,而在文言中尤其是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它多作代词用,相当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初中文言文(170)文言文注解翻译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