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次作业 一、填空题 1."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街头锣鼓声声打,打着心中响啷啷。”这里用的是谐音双关修辞手法。 2. 谚语被称为"艺术皇冠上灿烂的明珠”。 3. 谜语是具有迷惑作用的诗体语言艺术。 4.谜语的基本特点是文学性、疑难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5. 评书?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讲述故事的民间传统说讲艺术。 6.民间戏剧的最早源头是原始歌舞与祭祀活动?。 7.朝鲜族女故事家金德顺成为国际瞩目的民间故事家之一。 8. 采风是一项特殊的田野作业,是民间文学学者最基础的工作。 9.大量的乐府民歌被后来的宋人郭茂倩辑为《乐府诗集》,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10.自然崇拜,也叫自然神崇拜 ,它是原始人的宇宙观,是神话创作的思想基础。 11.内容的特指性、人物事件的可信性 、及表述方式的多样性,是民间传说区别于一般故事的主要特点。 12.共同的民族信仰?,是民间传说得以产生、流传的心理基础。 13.国际上,对民间故事进行科学搜集、整理、研究,是以 1812 年― 1814 年德国格林兄弟发表的《献给孩子和家庭的童话》 为标志的。 14. 民间歌谣?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的口头诗歌,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艺术秉赋的启动。 15. 民间戏剧是民间各种演唱、歌舞、杂技的总称,有人称之为中国戏曲的摇篮。 二、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目前在民间文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的刑物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书刊。 2、互渗律:互渗即相互作用和影响,浅显地说,像日常所谓"情景交融”或中国古典哲学术语"天人合一”。这种互渗式的思维方式,在认识问题时,很容易产生神秘化倾向,因为它很重视精神领会、切己体验和放弃彻底思考。如《传习录》曾记载王阳明有次游玩时,曾指着岩中花树对友人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②,这种"心外无物”的观念深入发展下去,容易走向神秘论和导致疏懒的学风,而它进入民间后,和迷信思维合拍也自是在情理之中。 3、神话:是远古人民表现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它是人类早期的不自觉的艺术创作。神话并非现实生活的科学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