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旅游行业分析 下文从全球旅游市场、中国旅游市场和旅行社情况三方面对 2012 年旅游行业进行了分析。 ㈠ 全球旅游市场分析 旅游市场自 2009 年开始复苏,这从全球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大和旅行社的收入增长中可以看出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 TO)的最新统计显示,2011 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达到 9.8 亿人次,同比增长 4.4%。其中发达经济体增幅(5%)超过了新兴市场(3.8%)。旅游消费最多的是金砖四国(中国、俄罗斯、巴西和印度)。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 TTC)的数据显示,全球旅游行业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旅游消费持续增加。旅游行业收入规模将从 2010 年的57,510 亿美元上升到 2020 年 111,510 亿美元。从国际游客和旅游商品产生的出口收益估计将会从 2010 年的 19,800 亿美元,增长到 2020 年的 41,320 亿美元。 该机构预测,2012 年全球国际旅游人数增幅将在 3%至 4%之间,有可能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 2020 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 16 万亿美元,相当 于全球 GDP 的 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 3 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 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由于旅游业产业链较长,对其他产业和就业的拉动力强,各国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据联合国统计署的具体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 110 个,旅游业对各行各业的贡献率可以量化: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 90%,对民航和客运的贡献率超过 80%,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贡献率达 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 40%。各国把旅游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纷纷出台政策刺激旅游业的发展,便利旅行者的出行。 ㈡ 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⒈出游率、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迅速提高 经济增长是旅游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旅行市场发展的最根本基础。经济增长带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成为中国居民出游能力提升的根本动力。黄金周长假制成为国内居民出游的重要制度保证。两者结合促进了居民出游率(出游率=居民出游人次/居民人口总数)的提高:2001年和2003年的居民出游率只有59%和 68.4%;2006年居民出游率达到 106.1%,2010年这个数字达到 140%,市场总量达到 21亿人次。另据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2011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