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处理第一节:常规监护心血管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本身,但正确而及时的术后处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高危患者更是如此。心脏大血管手术对全身各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使病人术后处于一种特殊的病理生理状态。心血管外科病人,特别是那些病变复杂、心功能明显减退者,术后病情严重且变化迅速,容易出现并发症,必须严密监测,及时处理,才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手术效果。本章着重讨论术后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各种不同手术后的特殊处理,则分别在有关章节阐述。【术后监护室的设置】建立术后监护室( ICU )的目的在于集中经过专门训练和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应用现代化精密监测医疗设备,进行最佳诊断和治疗,以减少死亡率,提高成活率。一、病室设计根据国内条件,术后 ICU 的设计应因地制宜,不必强求形式,但以长方形房间较为实用,位置宜靠近手术室。病室要求光线充足,照明及采光条件要利于正确观察皮肤颜色;有温度、湿度调节设备及空气净化装置,一般保持室温22℃~24℃、湿度70%;每个床旁应有4 个以上独立电插座、强光源、氧气、高压空气和负压吸引系统;安装带有脚踏开头的洗手池,并备有手消毒剂。床位配备应根据每个医院手术数量而定,床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 米。同时, ICU 病室应具有相应的附属房间如医生护士值班室、更衣室、贮藏室、污物处理室,有条件时应设置探视接待室。二、人员配备ICU 应由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内外科或麻醉科医生负责,由麻醉、内、外和儿科医生组成。护士应受过 ICU 专门训炼,护士与床位的合理比例一般为2~ 3:1。有条件的ICU应配备呼吸治疗师。三、专用设备(一)监测设备心电监测仪、 无创及有创动、静脉测压计、电子体温计、量杯等,有条件的 ICU 应备有肺动脉漂浮导管、床旁 X线机、血气分析仪、生化测定仪、测定血、尿常规的必要设备和计算机系统。(二)治疗设备呼吸机、超声雾化器、除颤器、起搏器及气管切开包、喉镜、气管内插管、静脉切开包、胸穿包、开胸包等。有条件时应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体外膜式氧合装置及心室辅助装置等。【术后常规监测】一、病人转入术后监护室病人进入 ICU 前,应准备好各种监护仪器,并测试其工作状态正常。病人进入ICU 时,麻醉科、外科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应向ICU 医师护士交待麻醉方法、手术情况、术中用药、术中和停机后呼吸循环状况及术中有无异常情况等,特别应交待带入监护室的液体种类、各种药物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