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从入门到精通:心衰容量管理「三步法」容量超负荷是急、 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控制容量超负荷在心衰治疗中举足轻重。《心力衰竭容量管理中国专家建议》全面论述了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目标、措施和方案。心衰患者的容量管理流程如下图▼. 精品心衰容量管理「三步法」第一步:准确评估容量状态首先判断总体容量状态,可分为容量正常、容量超负荷、容量不足三种情况。根据症状、体征、实验室化验/ 无创及有创(主要为中心静脉压、漂浮导管、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即 PICCO)检查判断容量状态。其次 判断容量分布,是以肺循环淤血为主还是体循环淤血为主。最后 分析血容量增加的组分,即红细胞和血浆容量各占比重。流程及内容如下:. 精品. 精品第二步确立容量管理目标急性期: 评估及有效纠正容量超负荷,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实现1. 减容目标 = 目前体质量-干体质量2. 保证尿量或液体平衡(1)如果评估容量负荷重, 每日尿量目标可为 3000 ~5000 ml,直至达到最佳容量状态; (2)保持每天出入量负平衡约 500 ml ,体质量下降 0.5 kg ,严重肺水肿者负平衡为 1000 ~2000 ml/d ,甚至可达 3000 ~5000 ml /d ;(3)3~ 5d 后,如肺淤血、水肿明显消退,应减少液体负平衡量,逐渐过渡到出入量大体平衡。慢性期:长期维持较稳定的正常容量状态,以不出现短期内体质量快速增加或无心衰症状和体征加重为准。第三步建立容量管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治疗、血液超滤治疗等方面。1. 生活方式管理(限水限钠)教育患者自我管理利尿剂和液体摄入,进行体质量、尿量监测体质量持续增加(如 3 日增加 2 kg),提示容量超负荷;D 期心衰患者液体摄入量控制在 1500 ~2000 ml/d 或根据体质量设定液体摄入,体质量<85 kg 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为 30 ml/kg ,体质量> 85 kg 患者每日摄入液体量为 35 ml/kg ;急性心衰患者无明显低血容量每天摄入液体量 1500 ml 以内不超过 2000 ml, 避免过量摄入钠(<6 g/d ),心衰急性发作有容量负荷过重应限制钠摄入<2 g/d ;注意监测血钾和低钠水平。2. 药物治疗(1)利尿剂唯一能够充分控制液体潴留的药物,是急、慢性心衰治疗的基石之一。慢性心衰患者多口服最小有效量利尿剂长期维持。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需静脉给予更高剂量的利尿剂。. 精品利尿剂治疗中,同时存在着不足目前仍缺乏 RCT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