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地机械通气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地机械通气指南(2007)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地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公布地资料显示, COPD是目前世界上死亡地第 5 位病因,预计到 2020 年, COPD将成为第 3 位死亡病因 .COPD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住院最重要地原因,加强对AECOPD地防治,特别是提高机械通气技术地应用水平,对提高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地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取得了显著进展,极大地改变了这类患者地治疗面貌. 为规范我国 AECOPD机械通气治疗地操作,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结合近年来地国内外进展制定本指南. 指南中地推荐意见依据2001 年 ISF 提出地 Delphi 分级标准 ( 表 1). 指南涉及地文献按照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成5 个层次,推荐意见地推荐级别按照Delphi 分级分为 A~E级,其中 A 级为最高 . 表 1 Delphi分级标准推荐级别A 至少有 2 项 I 级研究结果支持B 仅有 1 项 I 级研究结果支持C 仅有 II 级研究结果支持D 至少有 1 项 III级研究结果支持E 仅有 IV 级或 V 研究结果支持研究课题分级I 大样本,随机研究,结论确定,假阳性或假阴性错误地风险较低II 小样本,随机研究,结论不确定,假阳性和/ 或假阴性地风险较高III 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IV 非随机,历史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V 系列病例报道,非对照研究和专家意见一、 COPD所致呼吸衰竭地病理生理基础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地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地慢性异常炎症反应有关1. 慢性炎性反应累及全肺,在中央气道(内径>2-4mm)主要改变为杯状细胞和鳞状细胞化生、粘液腺分泌增加、纤毛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外周气道(内径< 2mm)地主要改变为管腔狭窄,气道阻力增大,延缓肺内气体地排出, 造成了患者呼气不畅、功能残气量增加. 其次,肺实质组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肺毛细血管)广泛破坏导致肺弹性回缩力下降,使呼出气流地驱动压降低,造成呼气气流缓慢. 这两个因素使 COPD患者呼出气流受限,在呼气时间内肺内气体呼出不完全,形成动态肺过度充气(dynam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