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新进展VIP免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新进展_第1页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新进展_第2页
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新进展_第3页
3/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010 诊治新进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蔡柏蔷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0 岁以上人群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病率为8.2%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COPD 的临床研究受到呼吸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这里需特别指出,2010 年卫生部批准颁布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COPD 的诊断,应引起特别关注。本文就2010 年 COPD 研究的新进展作一概述。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有新认识吸烟是 COPD 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基因因素、长期哮喘、室外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生物燃料、职业因素和营养等因素与COPD 的发病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新认识长期支气管哮喘成人哮喘患者合并慢性气流受限时,尤其是老年、 长期哮喘患者出现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65 岁发生哮喘;放射学检查CT 发现有肺气肿;哮喘合并不可逆的气流受限;CT显示支气管壁增厚;疾病病程较长和哮喘严重度明显,出现上述情况时高度提示COPD 。哮喘患者发生COPD 危险时,其肺功能检查有如下特点:FEV1 年下降率明显增加(>20 ml/年),达38 ml/ 年;患者对β 2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差;出现更为严重的气道高反应性;患者黏液分泌量增加;经常发作急性加重。目前尚有未明确的问题是:成人哮喘患者肺功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指南)》诊断标准时,在表型和病理上是否等同于“经典 ”的 COPD ?以前认为,成人哮喘合并固定的气流受限不同于COPD ,其影像学高分辨率(HRCT ) 肺气肿评分较低;气道炎症不同(嗜酸细胞较多,中性粒细胞较少);但重症哮喘患者的气道中性粒细胞炎症与COPD相同。故需要进一步研究COPD 亚表型与慢性哮喘以及气道重组的关系。基因因素基因因素在非吸烟COPD 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COPD 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疾病,且有家族聚集倾向。纯合子ZZ 基因型是第1 个被确定可导致COPD 遗传缺陷的基因型, 该基因型患者 (尤其是吸烟者) 可严重缺乏α 1-抗胰蛋白酶, 早期可发展为COPD 。但 ZZ 型变异主要发生于白种人,仅占COPD 患者的 1%~2% 。谷胱甘肽S 转移酶( GST )M1基因是非亚裔人群COPD 患者的易感基因。 而 TNF2 基因型是亚洲人发展为COPD 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新认识T 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COPD 和肺气肿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提示免疫反应可能在其中起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新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