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班清明节主题班会策划一、 活动目的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能全面正确地了解清明节,深切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有利于青少年对孝悌、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理解和升华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的基础上,继承先烈遗志, 发扬革命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增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主动地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二、 活动地点高一( 2)班班级教室三、 参与人员高一( 2)班全体同学四、 活动准备清明节期间组织同学们登录中华文明网进行网络祭扫,抒发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请同学们了解清明节的习俗、传说,观察家中过清明节的活动。五、 活动流程1. 介绍清明的传说和来历介绍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了解清明的由来。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做太子时因宫闱斗争被迫流亡,身边只留下少数几个忠心的臣子跟随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但介子推不愿做官,背着老母躲进了深山。晋文公派兵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提议放火烧山,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柳树树洞中有一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并下令把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2. 介绍清明节的习俗介绍踏青、植树、放风筝、祭扫、福州食俗菠菠粿。并请同学现场表演。使同学们体会到清明时节孝悌、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一直流传至今。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