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疾病简介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与气道的高反应性相关,通常出现广泛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于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哮喘发病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吸入物:尘螨、花粉、真菌;食物:如鱼、虾、蛋类、牛奶等;感染:如细菌、病毒、原虫、寄生虫等;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气候、运动、妊娠等都可能是哮喘的激发因素。病因发病机制气道高反应性3神经机制2免疫炎症机制1治疗•脱离变应原•药物治疗•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非急性发作期的治疗药物治疗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粉针甲泼尼龙片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片长效:班布特罗片短效:吸入用沙丁胺醇多索茶碱粉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一)β2受体激动剂定量气雾剂吸入干粉吸入持续雾化吸入口服静脉注射首选: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浓度高,且作用迅速、剂量小,不良反应少。口服维持时间较长,用于防治反复发作性哮喘和夜间哮喘用于严重哮喘(一)β2受体激动剂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的分类起效时间短效(4-6h)长效(10-12h)速效(数分钟)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班布特罗福莫特罗慢效(半小时)沙美特罗(二)抗胆碱药•短效类---异丙托溴胺•长效类---噻托溴铵•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并减少痰液分泌。•其扩张支气管的作用比β2受体激动剂弱,起效也较慢,但长期应用不易产生耐药。•不宜单独使用,常与β2受体激动剂联用。•尤其适用于有吸烟史的老年人。•可用于一些不能耐受β2受体激动剂的患者。(三)茶碱类•茶碱类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注意事项由于茶碱治疗窗窄,以及茶碱代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可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死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监测其血药浓度及时调整浓度和滴速。与激素合用有协同作用,但与β2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可增加心律失常和对心肌的损害。故β2受体激动剂应在给予茶碱类之前使用。(四)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等(首选)•静脉:甲强龙、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口服:甲强龙片、强的松片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与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相比,脂溶性强,经肺部吸收后,在肺部沉积率高,从而减少了全身性不良反应。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疗效通常在吸入3-7天后开始出现,故在哮喘急性发作期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仅不能缓解哮喘症状,有时反而可以刺激气道而加重病情。吸入给药漱口是为了避免口咽部激素停留,时间长了,可能出现口咽部真菌感染等副作用;某些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脂溶性的,人的面部通常会有较多油脂分泌,会导致激素通过面部吸收,所以吸完药需要洗脸。•常用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的比较名称特点二丙酸倍氯米松局部抗炎作用较弱,治疗剂量较大,代谢物17-丙酸倍氯米松的作用较母体强,半衰期延长,周身不良反应较多见丙酸氟替卡松局部抗炎作用强,水溶性极低,粘液浓度不高,气道滞留时间较短,消除半衰期长,分布容积大,反复用药可导致组织内蓄积高浓度,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作用较强布地奈德局部抗炎作用与丙酸氟替卡松相近,具有在气道内形成脂肪酸酯的特点,有一定的水溶性,粘液浓度高,与粘膜组织结合多,肺内沉积率高,滞留时间长,治疗剂量很少发生周身不良反应(四)糖皮质激素•常用的全身用糖皮质激素的比较糖皮质激素抗炎强度等效剂量和肺部受体的亲和力短效(8-12h)氢化可的松120100中效(12-36)强的松455强的松龙45220甲泼尼松541190氟羟强的松龙54190长效(36-54)倍他米松250.75540地塞米松250.75710(五)白三烯受体调节剂•白三烯调节剂包括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和5-脂氧化酶抑制剂(齐留通)。•本品服用较为方便、安全。•尤适用于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和伴有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