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亚细亚生产方式看中国的古代社会柯昌基亚细亚生产方式——马克思创立的亚细亚理论的结晶,它凝聚了马克思对亚洲前资本主义社会历史讨论的主要成果,概括了他对人类文明初期所走道路的成功探究,可是国际学术界对这一用语的理解却各自不同,争论达数十年而莫衷一是。目前国内史学界就这一问题继续展开讨论,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搞清楚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亚洲和中国古代至中世纪的许多具体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一、亚细亚理论创立的经过 马克思亚细亚理论的创立过程,同社会科学的进展是一致的,同学术界对人类原始社会的探讨是声息相通的。恩格斯在一八八一年回顾这一历程时写道:“在一八四七年的时候关于社会的史前状态,即关于全部成文史以前的社会组织,几乎还完全没有人知道。后来哈克斯特豪森发现了俄国的公社土地所有制,毛勒证明了这种所有制是一切日尔里部落的历史开展所由肇源的社会基础,从而逐渐搞清楚,土地公有制的村社乃是或者曾经是从印度起到爱尔兰止各地社会的原始形态。最后,摩尔根发现了氏族的真正本质及其在部落中的地位,才把这个原始共产社会的典型的内部结构弄明白了”。 为什么一八四七年是人们讨论社会史前状态的分界线呢?原来是普鲁士政府的顾问哈克斯特豪森在一八四七年出版了他的《对俄国的内部关系、人民生活、特别是农村设施的考察》的著作,首先披露了在俄国普遍存在的“农民的公社所有制”,并由此出发对人类的史前所有制状态进行推测。一八五四年,毛勒的《马尔克制度、乡村制度、城市制度和公共政权的历史概论》一书问世,进一步肯定了哈氏的推测,并证明这种土地公有制乃是人类最初的所有制形式。一八七七年出版的摩尔根《古代社会》,则揭示了与此种所有制形式相适应的社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讨论,固然受到上述三人的影响,但却是独立地进行的。他们早在一八四五至一八四六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就指出人类的“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这便是他们最初形成的关于原始社会所有制的概念。一八五 Ο 年,他们开始以印度为重点探讨亚洲各国历史进展的特点,发现了普遍残存于印度境内的农村公社遗迹,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细心地讨论一下亚细亚的、尤其印度的公社所有制的形式,可以证明怎样从自然发生的公社所有制的形式,产生它的解体过程的各种不同形式,例如,罗马和日尔受的私人所有制的各种原形,就可以从印度的公社所有制的各种形式追溯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