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优秀数学教学课件分享优秀数学教学课件分享 一、教学内容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 A 版)第44 页。-----《实习作业》。本节课程体现数学文化的特色,学生通过了解函数的进展历史进一步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在自己动手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过程中,对函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新的学习方式带给他们的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该内容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人教A 版)第 44 页。学生第一次完成《实习作业》,积极性高,有热情和新奇感,但缺乏经验,所以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做好准备工作,充分体现老师的“导演”角色。特别在分组时注意学生的合理搭配(成绩的好坏、家庭有无电脑、男女生比例、口头表达能力等),第 1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选题时,各组之间尽量不要重复,尽量多地选不同的题目,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学习共享的过程中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的熏陶。 三、设计思想 《标准》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作用,体现数学的文化的价值。数学教育不仅应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理性精神,体会数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数学文明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概念的形成、进展的历史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体验合作学习的方式,通过合作学习品尝分享获得知识的欢乐; 3.在合作形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培育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实践技能和民主价值观。 第 2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函数在数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 难点: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分组:4~6 人为一个实习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老师需要做好协调工作,确保每位学生都参加。 2.选题:根据个人兴趣初步确定实习作业的题目。老师应该到各组中去了解选题情况,尽量多地选择不同的题目。 参考题目:(1)函数产生的社会背景;(2)函数概念进展的历史过程;(3)函数符号的故事;(4)数学家(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牛顿、莱布尼兹、贝努利、欧拉、柯西、狄里克雷、罗巴契夫斯基等)与函数;(5)也可自拟题目 第 3 页 共 8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3.分配任务:根据个人情况和优势,经小组共同协商,由组长确定每人的具体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