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 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性,持续性,累积性等特点,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威胁人类健康。本文通过对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现状的介绍,得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由于日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情况与我国现今情况极为相像,本文以日本为例,通过介绍其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及成就,得出可以对我国引以为鉴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 一、重金属污染概述 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累积在环境中,含量超出环境承载力而引起的环境质量恶化,进而威胁人类健康的现象,常见的重金属有汞、镉、铬、铅及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不同于其他污染,重金属污染具有潜在性,持续性,累积性,不可降解性等特点。这就使得重金属污染一旦发生,很难治理。它广泛存在于大气,土壤,水等自然介质中,与人类生活接触密切,一旦进入人体,便会在人体内部累积,不能通过分泌和排泄等方式将其排出体外。 我国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一组数据将这种状况展露无遗。国土部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 1200 万吨粮食遭到重金属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200 亿元;2009 年中国食品安全高层论坛报告上的数据显示,我国 1/6 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面积至少有 2000 万公顷;国家疾控中心曾对 1000 余名 0~6 岁儿童铅中毒情况进行免费筛查、监测。结果显示, 23.57%的儿童血铅水平超标。 二、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现状 迄今为止,我国已出台的关于重金属污染防治最具针对性的文件是 2011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下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十二五专项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有《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化学品管理条例》,《土壤质量环境标准》等。相关的政策性文件有:《关于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9]61 号),《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2009.8.28),《关于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的通知》(环发[2009]112 合)《防治规划编制技术指南》(2010.2),《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2011)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