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VIP免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_第1页
1/2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_第2页
2/2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_第3页
3/24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人疱疹病毒Epstein-Barrvirus单纯疱疹病毒概述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在Burkitt(BL)淋巴瘤组织中发现,故命名为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1968年,Henle等发现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致病因子1970年认定与鼻咽癌发病有关1980年认定与非何杰金淋巴瘤的发病有关致密核区:双链DNA核衣壳:162个颗粒组成的20面体包膜:与细胞内结构相似基因组为172000bp,编码五种病毒蛋白:1、壳抗原(Viralcapsidantigen,VCA)、2、早期抗原(Earlyantigen,EA)3、病毒相关核抗原(EBVassociatednuclearantigen,EBNA)4、补体结合抗原(即可溶抗原S)5、膜抗原(Membraneantigen,MA)发病机制2~3天前驱史:头痛、不适、乏力、厌食等。然后出现典型征象。症状轻重不一,少年期比幼年期重,年龄越小症状越不典型。典型症状可在发病1周后方完全出现,无并发症,病程一般为2~4周,偶可延至数月。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热:T38-40℃不等,弛张热,持续7-10天,个别长达1-2个月,中毒症状较细菌性感染轻。咽峡炎:半数以上有白色膜状渗出,约5%伴链球菌感染。牙龈可肿胀及溃疡,口腔黏膜上可出现丘疹及斑疹。淋巴结肿大:起病不久全身浅表淋巴结迅速肿大,以颈部最为明显。数天、数周内逐渐缩小,慢者达数月。临床表现脾大:50~70%。起病3周内出现,脾破裂罕见,但却是严重的并发症。肝大及肝功能异常:40%以上有暂时性肝酶升高,30~50%肝大,少数有黄疸。肝功能在2周~2月内恢复,一般不引起慢性肝病。少数患儿发生重症肝炎样表现。其他表现:多形性皮疹(<10%)、眼睑水肿。并发症肝脏:肝衰竭;神经系统:脑炎、脑膜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横贯性脊髓炎等,大多可恢复,(本病死亡的首要原因)血液系统:自身免疫性溶血、嗜血细胞综合征,血小板减少症和自限性粒细胞减少症等;脾破裂:0.1-0.5%,死亡率30%,多发生于病程第2~3周;心脏:不常见,有心电图异常、心肌炎和心包炎;其他:间质性肺炎、眼部异常、肾脏病变、腮腺炎、中耳炎、睾丸炎等。并发症1、外周血分类:病后1~4周淋巴细胞增多≥50%异型淋巴细胞增多≥10%或绝对计数>1×10*9/L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0~20×10*9/L,可高达60×10*9/L具诊断意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EB病毒DNA的检测Real-timePCR是有较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IM患者外周血中EBV载量在2周内达到峰值,随后很快下降,病程22天后,所有EBV-IM血清中均检测不到EBV核酸。由于血清EBV阳性转化的健康人口咽部亦可不定时排除病毒,因此,咽试子或唾液标本不适合进行EBV-DNA检测。诊断标准1.临床诊断病例:满足I中任意3项II中第4项。2.实验室确诊病例:满足I中任意3项及II中1-3中任意一项1.发热2.咽峡炎3.颈淋巴结肿大4.肝脏肿大5.脾脏肿大6.眼睑水肿1.抗CA-IgM和抗CA-IgG抗体阳性,且抗NA-IgG阴性。2.抗CA-IgM阴性,但抗CA-IgG抗体阳性,且为低亲和力抗体。3.双份血清抗CA-IgG抗体滴度4倍以上升高。4.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10%。III1)链球菌性扁桃体炎2)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cleosis-likeillness):HCMV、HHV-6(人类疱疹病毒)、弓形虫、腺病毒、风疹病毒、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等。鉴别诊断3)本病继发其他疾病如川崎病、嗜血细胞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护理,脾大者避免挤压后撞击脾脏动作。2.对症治疗:退热止痛、镇静、止咳及护肝。短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减轻症状。但因为EB病毒为肿瘤相关病毒,免疫抑制的潜在和未知危险作用,使用需谨慎,对无并发症的普通病例,不应使用。治疗3.抗病毒:我国常用的为更昔洛韦,研究表明其单一用药疗效优于阿昔洛韦、干扰素。4.丙种球蛋白:能减轻EBV感染后造成机体严重免疫反应。推荐剂量:1g/Kg,连用2天。5.抗生素的应用:伴发细菌感染时,如A组β链球菌,可使用青霉素或红霉素,忌用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易出现皮疹,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谢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