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 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小些B. 暗箱应略短些,所得的像也略大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题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6 厘米时,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放大的像,移动蜡烛使它距透镜 12 厘米时,调整光屏,(填“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能得到像,那么成的是、的像。2、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 15cm 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凸透镜下方距凸透镜的范围内,要使此时的像放大一点,可以将凸透镜往(填“上”或者“下”)弔一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在—范围内,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的范围内;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此时像的位置在距离凸透镜__—白勺范围内。3、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A、在屏上只被接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D、能得到物体大部分的实像。4、小华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光屏、透镜及烛焰的相对位置如图 4 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所用凸透镜的焦距;A.—定大于 20cm;B.—定小于 8cm;C.一定在 10cm 到 16cm 之间;D.—定在 8cm 到 10cm 之间.5.如图所示,经过凸透镜的 a、b 两条光线,经折射后,折射光线与主轴的交点位于()A.乙区和丙区 B.丙区和乙区C.甲区和乙区 D.甲区和丙区6. 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若照相机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则有水时()7、有一物体在凸透镜 5 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 1.5 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A、从小变大;B、从大变小;C、不变;D、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8、某凸透镜焦距在 10 厘米与 15 厘米之间,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为 25 厘米时,所成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9、烛焰通过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如果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相互交换,那么:()A、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 B、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光屏上不一定能得到像 D、光屏上能得到一个像,但是像的性质不能确定。10、房间内的人通过防盗门上的猫眼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而外面的人却不能看到房间里面的人,猫眼外侧和内侧分别相当()A、凸透镜凹透镜 B、凹透镜凸透镜C、凹透镜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