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 )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 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懂得与课文有关的事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使之乐于并善于开动脑筋,积极探索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教学难点: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具准备:自制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见过葫芦了。大家回忆一下,葫芦是什么样的?指名答。指名上来板画葫芦 2、组织教学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葫芦,(展示)可不可爱?要奖给最优秀的组和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 3、回顾师: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说了些什么。( 观看课件根据四幅插图讲内容) 提出要求:观察葫芦是什么样子的是怎样慢慢长出来的。哪一段描写了?(二)学习理解课文,朗读指导。朗读理解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找出书中哪段描写了葫芦长出来的样子的?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理解“长满了”和“挂”。板书: 叶子 ( 长满 )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用喜爱的语气读)板书 : 葫芦( 可爱 ) 分男女生朗读该段。 (2)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朗读理解最后一段。 (1) 种葫芦的人得到葫芦了吗?从哪一段可以看出来? 齐读最后一段,质疑。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这一自然段有两句话,第一句讲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第二句讲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没有收到葫芦。生:我从“一个一个都落了”这句话中知道了那几个小葫芦不是同时掉的,有的先掉,有的后掉,最后全部掉光了。板书 : 长虫-----落了小组合作理解第二、三段。 (1) 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找课文里的语句读一读。 (2) 朗读比较以下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体会每组的两句话意思是一样的。反问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反问句: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学生自由组合并表演。师: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说得有道理?学生讨论,指名答。小葫芦和绿叶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