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及工作指引目标一: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1、预防措施1.1 建立使用腕带作为手术病人身份识别标示的制度。1.2 按照制度与规范,术前由手术医生在手术部位作标示,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病人、错误的部位,实施错误的手术。1.3 手术病人接送程序严格遵守广东省卫生厅编写的《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交接班制度, 提高对手术病人基本信息掌握的准确性。1.4 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设立《广东省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手术专科护理单。1.5 按照《术前准备单》内容,病区与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1.6 按照《手术安全核对单》内容,在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执行最后确定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2. 工作指引:2.1 手术前确认2.1.1核对时间:2.1.1.1病人离开病房前2.1.1.2进入手术室等区前2.1.1.3送入手术间前2.1.1.4手术开始前2.1.2核对根据: 病人手腕识别带、影像资料、 部位标示、 病人自述 (或病人家属代病历述)、手术通知单。2.1.3核对内容:患者姓名、年龄、姓别、住院号、手术名称、诊断、部位、体位2.1.4核对内容:2.1.4.1病人离开病房前,病房护士要认真核对病人资料;2.1.4.2进入手术室等候区前,病房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核对;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2.1.4.3送入手术间前,巡回护士或洗手护士核对;2.1.4.4手术开始前,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 巡回护士同时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并由执行核对的手术者、麻醉师、手术/ 巡回护士分别签名。2.1.5核对方法:以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方式,让病人自己说出姓名,不适的问题或部位、肢体,并确认其叙述资料与腕带记录相符;病重、虚弱、智力不足、意识不清的与腕带记录相符。病人腕带资料如下: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术前诊断。2.2 做好核对记录和病人转运交接记录,严格病区与手术室护士的交接班交接核查程序应严格遵守《护理工作管理规范》的手术病人查对制度,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中的《术前准备单》内容及求对患者身份与手术名称核对、术前准备及带入手术室物品清点等三个部分进行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均已备妥。2.3 手术前一日须由主管医生在手术部位做标记:2.3.1由施行手术的医生标记,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