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摘 要 分析护士心理产生压力导致的不良情绪反应及采取的应变对策,要求护士要提高综合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专业素质 , 对处理突发纠纷必须具备较强的应急能力, 通过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有效沟通, 改善护患关系 , 减少护患纠纷的出现 ; 通过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增加心理卫生知识 , 从而提高护士的心理应激能力, 使护士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关键词护患纠纷护士心理应激对策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护患纠纷日渐增多并呈上升趋势。护患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干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同时也给护士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所以应该针对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不同心理应激,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这样才能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才能使护理工作越护患纠纷中护士的心理应激反应心理恐惧、惊慌:出现护理差错后害怕患者及家属采取过激行为伤害自己; 害怕影响自己的声誉及发展前途等。因此她们出现焦虑、恐惧心理,面对纠纷束手无策,整天心神心情抑郁、失望:部分护理人员因缺乏良好心理素质及心理应激能力的培养,当纠纷发生后, 郁闷压抑、心灰意冷,如得不到领导、同事及家人的及时关怀和帮助, 则感到工作压力大、前途无望,心理委屈、愤怒:发生纠纷后即便不是护士的错,护士即使遇到严重的歪曲事实,被误解及歪曲的情况,遇到情绪过激,甚至言行伤害的患者,也得不到上级领导的认同。由于护士所受的健康教育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大多数缺乏自我调节训练, 一旦在工作中受挫, 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精神焦虑、紧张:发生差错后 , 往往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 , 思维混乱 , 心跳加速 , 因不知将如何处置而情绪不稳,过度谨慎、逃避:部分护士尤其是有过纠纷者,在面对稍微复杂或曾出现过纠纷的护理操作及格外挑剔的患者及家属时, 易过度谨慎产生逃避心理,谨小慎微或让他人操作,甚至无原则迁就,担心稍有不慎再次引起纠纷。久而久之,心态沉稳、镇定: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纠纷的发生、后果及处理事项。保持冷静、积极配合的心态,积极寻找主、客观因数,认真反省及检查工作中的过失与不足,从中吸取经验及教训 ; 杜绝外界一切不良因素的干扰,以良好的心态尽快解决护患纠纷:发生护患纠纷后,护理管理者不应回避矛盾,要及时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仔细听取患者及家属的申诉,找当事护士核实具体事实,准确定性,公道处理[1];属于服务态度差、服务不周到则要向患者当面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