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VIP免费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_第1页
1/6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_第2页
2/6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讨论洪名勇【专题名称】农业经济学【专 题 号】F2【复印期号】2001 年 03 期【原文出处】《《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贵阳)2000 年 05 期第 28~33 页【作者简介】洪名勇 贵州经济贸易系 邮编:550025【内容提要】 耕地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人关注。保护耕地不仅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已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从土地制度这一新的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多年来耕地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根源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失效。要有效地保护耕地,根本的出路是致力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关 键 词】耕地保护/土地产权制度失效/土地产权制度创新 耕地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人关注。保护耕地不仅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而且已提高到了国策的高度,但耕地仍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几年前,笔者专门从农地产权安排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1],现在,再从农地产权制度与城市土地产权制度安排的角度进行讨论。 一、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耕地保护不力 (一)从农地产权制度看耕地保护的不力 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缺陷之一是产权主体不清,尤其是农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化趋趋日趋严重。根据我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农村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所有,但究竟是属于村民小组的全体农民所有呢?还是属于全村农民集体所有或者是属于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目前,在同一个地区,既有村、村民小组,又有村村民小组的集体经济组织,农地究竟属于谁所有?谁又是真正的所有权主体?这在有关法律法规中缺乏明确的界定,其结果出现了“一权多主”的现象。“一权多主”严重地背离了“一权一主”的产权准则和产权的排他性原则,致使产权的保护性功能严重削弱。例如当国家以低价或无偿手段强制征用集体土地所有权时,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一权多主”,既是你的,又是我的,必定导致谁也不去保护耕地的所有权。这不仅因为耕地所有权的保护是要花费成本的,而且由于保护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完全归自己所有。由于保护成本是由保护者单独承担,而其利益则由多多体分享,其结果是人人都希望别人去保护,而自己则不付任何成本便从中取得收益,即“搭便车”。“一权多主”的农地产权格局不仅说明了国家强制征用集体土地所有权时无人保护的根本原因,而且也说明了在某些场合下农村集体也乐意把耕地所有权拱手奉送给国家。因为这样做,一方面,对农村集体特别是对农村集体的主要领导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