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映日 晴空散虹 中国汉族服饰云肩(组图) 云肩,在汉民族服饰文化中,是一种独特的服饰款式,装饰图案内涵丰富,符号的艺术语言,数字的喻意,文化底蕴哲理深邃;云肩,又是汉民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融会贯通,升华入化为自己的民族服饰结晶;云肩,也是中国服装史上,平面与立体设计巧妙构思的典范。 常用四方四合云纹装饰,并多以彩锦绣制而成,晔如雨后云霞映日,晴空散彩虹,故称之谓:云肩。 云肩为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物。五代时已有,为四合如意形。明代的妇女作为礼服上的装饰。 云肩是从隋朝(581-618)以后发展而成的一种衣饰,它围脖子一周,佩戴在肩上。到清代(1644-1911)时,云肩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婚嫁时成为青年妇女不可或缺的衣饰。发展到后来,云肩多在岁时节令或婚嫁时佩戴。云肩的形式多为“四合如意”形,也有条带状。 云肩的制作一般做成两层八片垂云,每片云子上或刺绣花鸟草虫,或刺绣戏文故事。一件精美的云肩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绣成,其工艺之精巧,令人赞叹。云肩的绣制有各种各样的针法,如挽针、接针、滚针、松针、钉线、打子、圈金、抢针、齐针,样式也较为繁多。 包花乡吉祥图案四合如意式云肩(河南) 缎地盘金绣如意云头纹云肩(河南) 陇绣云肩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创意 云肩的形成历史,秦汉以前的文献尚无有关文字记载,从服饰款式看,其当受北方游牧民族观念的影响,是外来的服饰样式。其图象资料,最早见于敦煌隋代壁画,已经中国化的观音菩萨身披云肩。 云肩,在汉民族中盛行,至迟在唐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服饰已经流行“五云裘”衣,云肩盛装了。云肩,隋唐时虽披在外来的菩萨肩上,却与本土文化道家思想关系密切;虽然来自外来民族服饰文化,却由于崇拜天的意识内因,化为我用,从而成为“天人合一”空灵恢宏的民族服饰文化典范。 云肩,“天人合一”的文化创意,来自于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思维方式,是综合性的讲究万物之间的相互包容与和谐。中国,自古以来,是世界上较早以农立国的民族,而农业是人类伟大的发现;农业定居后,人们重视天象气候变化与人的生存环境综合性关系,反映在代表社会意识的哲学上,道家思想天与人的“天人合一”哲理观念,用现代语来说,也就是早在二三千年前的春秋战国,中国古人便已重视了“道法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了;这也是云肩的“天人合一”文化创意,在中国服饰文化中的价值。 云肩的构想,与中国建筑的意境一致,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