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川 区 第 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实验室 1 号实验室 上课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的沉浮 分组情况 实验器材 准备 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空瓶、苹果、橡皮、水槽/每组 实验步骤 1 、预测七种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并说明理由。 2 、依次把七种物体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 、把实验结果和预测情况进行对比,讨论影响沉浮的因素。 实验现象或结论 沉的物体有小石块、回形针、橡皮,浮的物体有泡沫块、蜡烛、带盖空瓶、苹果。。说明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不同。 金 川 区 第 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实验室 1 号实验室 上课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规律 分组情况 实验器材 准备 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水槽 1 /每组 实验步骤 1 、把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一组物体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 、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 、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 、把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一组物体按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 、按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 、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或结论 在大小相同的情况下,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在轻重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体积大的物体容易浮。(也可以这样说: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不同班级可以用不同的说法)) 金 川 区 第 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实验室 1 号实验室 上课班级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分组情况 实验器材 准备 橡皮泥、烧杯、水 /每组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里放入 1 0 0 毫升的水。 2 、把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预测沉浮,再放入水中观察,记录沉浮状态和排开的水量。 3 、把同样体积的橡皮泥做成其他的实心形状,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预测沉浮后再实验观察,记录排开的水量。 4 、用同样体积的橡皮泥作成其他的形状(船形、饺子形、乒乓球形、盒子形等),尝试让马铃薯浮起来,记录排开的水量。 5 、分析数据,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或结论 只改变橡皮泥的形状不改变排开的水量,橡皮泥在水水中是浮的。改变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金 川 区 第 二小学科学实验日志 实验室 1 号实验室 上课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