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呼吸道传染病及预防知识要点 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或伴轻度呼吸道症状。该病潜伏期短(潜伏期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 4日。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和流行过程短是流感的流行特征。流行无明显季节性,以冬春季节为多。大流行主要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时,人群普遍易感而发生大流行。一般每10—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每 2—3年可有一次小流行。乙型流感多呈局部流行或散发,亦可大流行。丙型一般只引起散发。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眼结合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本病目前多为散发,但如传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区,则可致暴发流行。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水痘 病人从出现皮疹前 2日至出疹后 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既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较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流行性腮腺炎 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 6—7天至肿胀后 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风疹 病人出疹前1周到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预防要点 1.在人群聚集场所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绢或纸巾掩盖口鼻,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意丢弃吐痰或擤鼻涕使用过的手纸。 2.勤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3.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或擦净。 4.避免与他人公用水杯、餐具、毛巾、牙刷等物品。 5.注意环境卫生和室内通风,如周围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病人时,应增加通风换气的次数,开窗时要避免穿堂风,注意保暖。 6.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加机体免疫能力。 7.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夏季传染病防治 同学们,炎热的夏季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由于夏季高温潮湿的气候特别频繁,蚊蝇和细菌繁殖特别快,从而使我们身边患有肠道传染病的同学特别多。那么,在这炎热的夏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了解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呢,从哪些方面做好预防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夏季最容易发生的细菌性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