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明确观察的对象范围 1、观察大自然 辽阔多彩的自然界是培养学生观察的好天地。就拿自然界的色彩来说吧,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纷繁各异。梅花是红的,桃花、石榴花亦是红的。但它们红的色彩浓淡各具特色;大海是蓝的,但它随着时辰的变化而变化无穷。阴天和晴天,早晨和傍晚,明月与黑夜,雷电与风雨,花草树木与春夏秋冬„„目之所及,真是千变万化,美不胜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培养其观察力,我曾指导学生观察与写过《鼓浪四周海茫茫》、《大榕树》、《春天的厦门》、《夏天的中午》等观察作文。实践的效果是良好的。由于学生身临其境,明确了富有代表性的观察对象,且观察仔细认真,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特点,把观察到的大自然景象具体地描绘下来了。这说明观察的对象范围越明确,观察就越细致,表达就越具体。 2、观察社会生活(包括校园生活、家庭生活)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情趣盎然的。作文教学要重视丰富青少年的社会生活,把作文源泉拓展宽一些、广一些。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多接触日益发展的社会,体验现代生活的美好。注意接触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事。学会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分析与归纳,及时把观察结果和真实的感受写下来。观察不要局限于课内,要课内扩展到课外;也不要仅仅局限于校内,要校内扩展到校外。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丰富学生的校园、家庭、社会生活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当代社会生活里的光明、健康、高尚的人和事,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观察分析周围的社会生活中,未免会接触到某些阴暗面和消极面,教师要及时正确疏导,客观分析,分清主流和支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情操。 3、观察艺术作品及其他事物 优秀的文学、美术等艺术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如何观察和表达人物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社会自然场景等不同个性特征的典范。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教师开源引流,指导鉴赏。尤其是我们的中学教材,编者精心荟萃了古今中外的优秀的艺术作品,它是我们对学生进行观察与表达训练的最精美、最直捷、最有效的典范。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鉴赏能力。 让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观察艺术作品,从美学角度看,便是让学生观察、感受、欣赏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激发学生把观察到的美好事物用自己的话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