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 0 分) 1、1912 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步成为一个( B 经济学 )专用 2、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 A 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 3、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其“新”的意义是指( C 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 )。 4、司马光砸缸的行为用的是( C 逆向 )思维。 5、理论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反复斗争、争论以后才最终形成的。这点显示了理论创新的特征具有( B 斗争性 )。 6、科技创新需要有自主性,其含义包括( A 学术自主 B 学术自由 )。 7、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开端是( 观念创新 )。 8、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步是( C 科学←→ 技术←→ 生产 )。 9、康佳公司向农村市场推出价廉的“福临门”彩电时,将产品不适用的功能减少,这是运用了产品创新思维中的( B 减法 )。 10、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 A 现代企业制度 )。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4 分,共 4 0 分) 1、判断创新的两个基本标准是( A 世界范围内的第一 C 显著性变化 )。 2、创新需要提出问题,问题产生于( A 好奇 B 质疑 )。 3、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来自于(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 、丰富的实践 、科学的训练 4、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有( A 全局性思维 B 结构功能性思维 C 协同性思维 5、按思维过程的形成特点,可将思维分为(B 发散式思维 C 收敛式思维 6、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理论创新的(A 内容 B 范围 C 方向 7、知识创新的源泉是( A 默然知识 B 形式知识 8、科技创新的内容有材料创新、产品创新以及( B 工艺创新 C 工具创新 9、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组织创新主要呈现的趋势是( )。 A 组织结构非层级化 B 组织结构扁平化 C 组织关系网络化 10、要实现管理创新,其对策主要有(A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 B 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C 学习科学管理经验,实现全方位管理创新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一、简述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1)科技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过去 20 年,我国的经济总量、综合国力级人民生活水平都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但走的是资源型、扩张型、外延型的道路,靠的是高投入。为了进一步发展,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外延型转向内涵型。这要求科技创新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