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简单的说腹膜炎就是腹膜“发炎”,是由于不小心细菌进入腹腔引起的,一旦发生了腹膜炎,会带来严重后果。•一、定义•二、腹膜炎的危害•腹膜炎是腹膜透析重要的并发症,•而且是患者退出PD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36%•25%•20%•5%•14%•(1)蛋白丢失,比平时多5-10倍。••(2)引流不畅,纤维蛋白凝块增加。••(3)如果腹膜炎反复发生,腹膜会逐渐变厚变硬,有效透析面积减小,最终无法再清除代谢废物和水分。••(4)超滤量减少,如不注意调整饮食及透析方案,会造成心衰。•(5)给患者带来痛苦:精神和躯体,经济(每次花销在5000—6000元)•临床表现•恶心和呕吐•腹泻•发热•排出浑浊的透析液•腹痛•三、腹膜炎的表现•1、立即给医院打电话,就诊。•2、要保留第一袋浑浊透析液,立即带到医院进行化验。•注意:一定要用夹子夹好,整袋送到医院化验,千万不可倒出装在瓶子中送检,如距医院较远,可先用1.5%的腹透液进行腹腔冲洗2次。•腹膜炎干预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四、发生腹膜炎后怎么处理•必须具备以下三项中两项:•1.有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尤其是腹痛和发热或透出液浑浊。•2.透出液常规检查•①白细胞≥100×106/L。•②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3.革兰染色细菌培养找到致病菌。•五、腹膜炎的的诊断标准六、腹腔感染的因素•1.感染因素•A.操作不规范•B.导管出口处感染•C.肠道感染•D.其他•2.营养因素•3.患者的基础疾病•4.患者文化程度、居家环境、年龄、卧床等因素•1.感染因素•A.操作不规范•患者无菌观念淡薄或缺乏,操作不规范是发生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有报道高达73.9%的PD相关性腹膜炎发生是由于操作不规范引起的。随着透析时间延长,透析过程中患者无菌观念可能逐渐淡薄,增加了腹膜炎的发生几率。具体表现在:操作者不戴口罩,洗手不规范、触摸接头、透析液口及加药口污染、一次性碘伏帽重复使用等。须加强对患者腹透操作的系统培训,严格考核,定期回访,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监督透析操作的执行情况,提高患者依从性。•1.感染因素•B.导管出口处感染•由于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卫生习惯不良,导管固定不妥当,裤带损伤所致。表现为出口处皮肤发红、肿胀、疼痛,有脓性分泌物。应妥善固定导管、防止扭转,运用“一看二按三挤压”观察透析管皮肤及出口处情况,规范换药,保持出口处及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1.感染因素•C.肠道感染•肠道感染时细菌可通过肠壁或淋巴途径进入腹腔使病人发生腹膜炎。指导患者进食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新鲜食物,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大便通畅,忌食生冷辛辣油煎炸的食物,防止腹泻。此外,食具要经常消毒,避免感染,发生感染后积极治疗。•1.感染因素•D.其他•近年发现血源性腹膜炎也是病原菌入侵腹膜的途径之一。如先前有呼吸道感染和链球菌血培养阳性的患者发生上述菌相关性腹膜炎需考虑血源性腹膜炎;腹腔脏器感染或女性盆腔感染时,细菌也可直接进入腹腔,再加上腹膜的防御机能减退,也使患者容易发生腹膜炎。•2.营养因素•患者由于透析不充分、食欲差,小分子溶质清除不充分,蛋白质和氨基酸从透析液中丢失以及反复发生腹膜炎,可出现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抵御细菌的能力降低,易并发各种感染。所以,营养状况较差的腹透患者发生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病率相对偏高。如果患者营养状态差(血红蛋白≤80g/L,白蛋白≤35g/L)则较容易发生腹膜炎。•3.患者的基础疾病•引起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及马兜铃酸肾病的腹透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较少,而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腹膜炎的发生明显增加。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更易患腹膜炎,可能由于这些患者普遍患有不同程度的眼疾,视物不清,且手眼协调能力差,持物不稳,或者在透析液中加入胰岛素时不能遵守无菌操作所造成的。积极治疗和控制原发病,遏制恶性循环。•4.患者文化程度、居家环境、年龄、卧床等因素•家居环境好、文化水平高的患者腹膜炎发病率低于家居环境较差、文化水平低的患者。中壮年者感染机会少,老年机体抵力差,长期卧床,腹腔感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