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主要面向湖北省种子行业企事业单位、生产部门或种子行业自主创业,可适应种子生产、种子基地建设、种子管理和种子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岗位需求。岗位技能要求掌握湖北常见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制种技术,种子生产加工贮藏与包装技术、种子质量检测、种子营销和推广等基本理论。作物生产技术作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而设,它是一门研究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探索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农作物种植与管理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作物生产技术的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当前这门学科正在与生态学、气候学、作物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紧密结合,从而实现农艺性状表达、生理代谢反应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层次的结合,全面系统地了解作物生产的生物学基础,揭示产量、品质形成的机理,达到高产优质生产调控的目的。该课程的先修课程有有:植物生理、农业气象,农业生态、土壤肥料基础知识。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课程开展打下扎实基础。二、课程目标主要教学目标:讲授作物栽培学的基本概念,作物生长发育特性、产量与品质形成、基本栽培技术等共性知识,以及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的栽培理论与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掌握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备指导作物生产与开展作物生产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1.能力目标1) 具备基本的田间观察能力,田间技术操作能力,作物生长发育诊断能力及指导区域性生产的能力;2) 具备一定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2.知识目标1)掌握作物的概念及分类2)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与生理代谢特点3) 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的规律与特点4) 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5) 明确作物生产的原理,掌握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基本理论3.态度目标1)具有学农、爱农、务农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2)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本课程根据专业设置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以作物栽培、田间管理等职业活动为导向,紧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