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 3 课《水受热以后》教学设计教学分析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即固态、液态、气态,影响其状态变化的条件主要有温度和压强。学生对于生活中的冰、水和水蒸气非常熟悉,也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对于转化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并不十分清楚。本课着重从受热这一条件下,揭示冰—水—水蒸气转化过程的特点。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交流冰、水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运用多种感官,将冰、水和水蒸气进行比较,发现三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同时发现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猜想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观察并描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知道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建立融化的概念。通过分析温度变化曲线图,认识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第三部分,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在观察和描述的过程中发现:当温度升高到 100°C 时,水会沸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气泡,水会变少。第四部分,了解满壶的水烧开后产生的现象及原因。教学目标•通过观察与描述,知道水受热以后形态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与分析,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100°C 时,水会沸腾。•通过比较冰、水、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融化和沸腾的条件。•难点:利用曲线图,分析冰融化和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铁架台、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冰块、秒表。•学生分组材料: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态变化物质形态水液态,有一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水蒸气气态,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冰固态,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观察图片)(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一)、冰的融化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1、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冰块、温度计、秒表(2)实验设计① 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② 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 1 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 10°c 时为止。(3)温馨提示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