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探究不同品牌洗手液的抑菌作用教学设计九峰实验学校周薇薇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第一章微生物第三节微生物的营养中1.3 抗生素抑菌现象的观察实验。 微生物是生物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其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应用性。通过本章学习知道微生物的类群及所需营养物质等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学会一定的实验技能,如无菌操作技术、 培养基的配制及消毒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培养及分离纯化技术等。而实验教学是微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且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最佳途径。学情分析:九峰实验学校是一所普通民办高中,学生通过高二学习已对生命的物质基础、结构基础及生命的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有所了解,为学习微生物的类群和营养奠定基础。微生物章节的实验是重要的学生体验活动,其中笔者设计的“不同品牌洗手液的抑菌作用”探究实验,是建立在学生会配制培养基、会接种和培养微生物等一系列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的。此探究实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也对实验充满兴趣,但对此实验如何设计并需遵循的原则很多同学一知半解,缺乏逻辑性和严密性。班级同学间相处合谐、乐于互助, 因此想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这一探究实验,在此探究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等量、对照、科学性、平行重复等原则,在实践中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设计思路:教材中“培养基的配制、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以及探究抗生素的抑菌作用”是微生物章节的重要学生活动。 教材中实验采用抗生素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但由于抗生素是处方药,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抗生素的购买有一定困难,常造成这个实验难以进行,影响到同学们对涂布法的学习与理解,因此根据实验1.3 实验方法,用不同品牌同种浓度的洗手液替代抗生素,做“不同品牌洗手液的抑菌作用”的探究实验,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相得益彰。探究活动是建立在会配制培养基、会接种微生物、 会培养微生物等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施。如果按照教材实验设计及顺序安排,实验会遇到一系列问题(如抗生素的获取、菌种的来源及保存,无菌条件等),因此本节课对教材内容和安排做出改进,以科学探究的方式为主线,即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记录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将实验设计作为教学重点,通过亲身经历培养基配制(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