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拿 手 法 学 - 考 试 重 点整 理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推拿手法学第一章 绪论推拿手法学: 是学习研究推拿手法的术式结构,动作原理,技能训练,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第二章《引书》 于 1984 年出土于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汉墓,内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导引养生学成就,其中也有颞颌关节脱位口内复位法的最早记载。《五十二病方》 于 1973 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手法医学的成就。《黄帝内经》对推拿手法的贡献1. 确立了手法医学的正式学科名----按摩2. 阐述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理:温经散寒,活血补血,舒筋通络3. 提出了推拿手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4. 特殊手法的运用:按压腹主动脉法,按压颈动脉法5. 膏摩的运用:《灵枢 -经筋》记载用 ”马膏 ”膏摩法治疗面神经麻痹6. 手法推拿与定穴的运用7. 按摩人员的选材与考核第一部推拿专著: 《黄帝岐伯按摩》第一部小儿推拿专著: 《小儿按摩经》《金匮要略》 书中首次提出了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法并列,用于预防保健。膏摩方:头风摩散书中有手法抢救自缢死的首次记载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肘后备急方》 晋代葛洪,书中记载手指相对用力且协同操作的捏脊法和作用力向上的腹部抄举发,其中的拈脊骨皮法被后世冠以捏脊法之名而在小儿推拿领域得到了重用。唐宋时期: 1.推拿医学教育和医疗体系的建立按摩科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 2.《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该书所有的病症均无方药处方,却提出了详细的“补养宣导”之法,即对症导引疗法。唐代第一科:祝由 3.《千金方》唐代孙思邈 a. 倡导小儿按摩 b. 膏摩法在《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得到了又一次总结 c. 重视养生保健手法 d.丰富多彩的手法应用:提出治疗颞颌关节半脱位,在手法牵引复位后”当疾出指 ” e. 手法用于诊断与定穴 4.《外台秘要》王焘保存了一些宝贵的推拿手法资料 a. 脊柱手法的记载:脊柱按压法 b. 其它手法:治疗霍乱转筋的手拗脚趾法,治疗大小便不通的捋腹通便法,摩小腹下死胎法,捉筋治噎法,治疗咽喉舌疾的下颌关节爪法精品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5. 《圣经总录》:“开达抑遏”四字概括了按摩的功用;将封裹膏摩与手法复位和用药并提,作为正骨疗法的常规;中指熨目法,掌心熨目法治疗目昏暗和目暗 6. 《十产论》中助产...